《周易》的“揲蓍法”起卦比较复杂,程序繁琐,耗时长。后人为了简化而改铜钱替代蓍草起卦。这种改变是卦占历史的一大变革,大概完成于汉以后至南北朝期间。其用铜钱三枚,也有用五枚、六枚的通过正反面的布局,来确定阴爻、阳爻,从而确定卦象。这种方法就叫做“火珠林”或“文王课”,是流传最广的一种起卦方法。具体规则如下:
一是手握三钱,抛掷于地观察它们的正反情况。如果三钱反面朝上,就叫“重”,代表老阳爻九;如果三钱正面朝上,就叫“交”,代表老阴爻六;两正一反,就叫“单”,代表少阳爻七;两反一正,就叫“拆”,代表少阴爻八。
二是组卦。抛掷一次,就可以得到一爻;抛掷三次,就可以得到一个单卦;抛掷六次,就可以得到一个重卦。
三是确定之卦。“单”、“拆”为不变之爻,“重”、“交”为欲变之爻。“重”由阳变阴,“交”由阴变阳。
四是确定卦意。如果六爻都不变,就用卦辞去占断;有一根变爻,就以这一根变爻的爻辞做判断;有两根变爻,就以这两根变爻的爻辞去判断,但以上爻为主;有三根变爻,就以本卦卦辞结合变卦卦辞去占断;有四根变爻,就用变卦的两根不变之爻的爻辞去占断,而以下爻的爻辞为主;有五根变爻,就用变爻的不变之爻的爻辞去占断;六爻全变,若是乾、坤二卦,就以“用九”、“用六”去占断,其他的,就用变卦卦辞去占断。
五是整体观,确定占卦判断。此条是宏观平衡的要求,需要在占断中整体进行协调与综合。要充分结合本卦与变卦,本卦看现在的情况,变卦看未来的情况。
举一例,比如我们经过六次抛掷硬币,得到一个本卦是观卦,其六四为老阴爻为变爻。如此,则可以得到其之卦为否卦。
根据这个卦象,我们就可以从观卦六四爻的爻辞来看其走向。当然,这里要把六四爻的爻辞跟其变卦否卦结合起来看未来的变化情况。这里六四爻爻辞说:“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在这里,利是占断之辞,所以,占到此卦就可以得到这样一个结果。
通过介绍的基本规则与以上案例,我们可以看到,“火珠林”要远比“揲蓍法”简单的多。但从操作方法来看,也可以以存在的多维可能化解其取象不足的问题。因此,这种方法便以其便捷而有富有可扩展性而获得世人的认可,才成为后世起卦常用的方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