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仨》所有的细节都是简单平凡的日常,他们仨也都是平凡普通的人,在平凡的日子里相爱相守,在艰苦的日子里不离不弃,一家人把亲情友情爱情化作日常!也许我们也可以这样简单,也许我们只有向往这样的简单!所有人都应该这样简单,钟书先生淡泊名利,杨绛先生与世无争,女儿钱媛才华横溢工作尽力尽力,以身作则!就这样的我们仨,简单的生活让他们过出了花一样的诗意!
“我们仨”是普通的我们仨,又是世人眼中不一样的我们仨。每个家庭都有属于自己的喜怒哀乐,有自己的独特气质。杨绛先生的家庭在平凡中多了一层独特的浓厚学术气息,倒显出了别样的味道。
犹记得看《杨绛传》时的悸动,那是出自别人的笔下,虽然包罗全面,却总觉缺少一种切身之感。这本由杨绛先生亲自书写的家庭小传,更加道出了一个细腻女子的情感,对家庭的爱,对知识的情。女儿和丈夫相继离世,曾经幸福快乐的三口之家,只剩一个人。一个人的家,氤氲着三个人的思念,他们的思念比我们正常人家更多出许多质感,无论是倾心而作的学术论作,还是琐碎的文字小记,当整理那些遗留之物时,何尝不是一次次来自灵魂的切身沟通。只是我们事外人不知道这算是幸福,还是更显寂寞。个中滋味,或许我们能够从那文字中感受一二。
钟书先生是我很敬重的一位学者,从《围城》得知他对于知识的渴求,对于书籍的热爱,每每想来,总令人感动,而这种感动如今却少了很多,不知是我很少翻阅现当代的作品的缘故,还是越长大心也越冷漠,不那么容易被感动!或许还是我自己的原因吧。如今,社会越来越浮躁,替代读书的事情多了,读书的反而少了,而不为名利、为学而学、为作而作的精神,在泛滥的声色戏的掩盖之下,也鲜为人知。在钟书先生和杨绛先生这类大学者面前,总能觉得自己感受到的肤浅。他们的与世无争,专心治学总会不时的激励着我,去那些难懂的专业书,不懂书多看多查多问,渐渐的发现越读书自己就越无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