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情绪表达都是好的吗?
“情绪表达出来好不好”和“情绪如何表达”是两回事,情绪没有好坏,但在表达时要注意不要陷入误区。尤其是在表达情绪时不要推卸给别人——“不要逼我生气!”“不要逼我揍你!”,没有人要逼你生气,是你主动选择了要对什么生气。一个人有情绪很正常,但要学会对自己的情绪负责。
正确的表达方式是:我感到……是因为……
“你看看你,把地板弄得这么脏,就是要惹我生气。”(推卸责任)
“你把地板弄脏,我感到很生气,因为我刚刚把地板擦干净。”(负责任)
2.我已经不敢有情绪了,忍习惯了,为什么要写情绪日记?
情绪日记是为了记录和整理内在
3.如果不能说“我懂你”,该如何安慰朋友?
有效的安慰:(1)倾听并有所回应,肯定对方的情绪:嗯,哦~(2)提供陪伴:即便你什么都没做,只要让他知道“我在这”就够了。
思考题:“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是一种情绪交流吗?如果是,是在和谁交流呢?
是,陈子昂的感慨来自于过去的经历和当下渺小的自己内在的对话。

学习输出:
这一周的学习收获很多,发现自己在情绪表达方面有很多误区和盲点。
在对内方面,我对于自身情绪的关注度不够,情绪粒度很粗。常常感受到自己有负面情绪,但没有去厘清到底是哪一种负面情绪,是焦虑、失落还是生气?情绪背后的原因,也没有想清楚。
在对外方面,我的情绪表达不够,喜欢用冷战、沉默来解决问题,这一点家属也常常说我。康永哥说:在你说“你不懂我”的时候,可不可以让自己好懂一些啊?其实最本质的原因是,我自己也不懂我。
这一周里我写了三篇情绪日记,把情绪记下来这个方法对我来说很有效,在写下来的当下我会觉得负面情绪得到了疏导,另外,在记录之后,我会主动去网络上搜寻一些资料来解决使我产生负面情绪的问题。因此上一周感觉自己的心情一直都不错。接下来也会继续坚持这个做法。
另外对我有启发的一点是,原来对于他人的倾诉,简单的回应也是很好的回应。之前我总是急于给出解决方法,但其实对方想要的可能只是当下的陪伴。很多道理不用我说,对方也懂,只是情绪发生的当下没有办法去冷静思考,也没有力气去马上解决问题。“给出解决方案”这个做法看似是对对方好,实际上是在阻碍对方的倾诉。如果下一次遇到朋友的倾诉,我会试试用倾听和陪伴代替提出建议。
花絮:因为昨天听了《非暴力沟通》这本书,我试着用书里的方法和老公进行沟通:老公,你昨天中午吃过饭后没有马上洗碗,一直拖到晚上六点多要做晚饭时才洗,碗堆了一下午我感觉很不舒服,因为这让厨房显得很脏乱,希望你下次可以在午睡前就把碗洗掉。老公:老婆你直接骂我吧,这么说话我好害怕QAQ。
所以对于有些人,还是“暴力”一点吧哈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