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读童大焕的定位中国,感触颇多。虽然书里多半是2012年的讲话材料,但是对于当下的社会,依然有一定的价值。
其一是物价的上涨。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未来一段时间物价上涨的幅度。六年前的书里,就提出了货币超发和投资型政府,是房价不断被推高的根本原因。前者主要是分税制带来的影响。中央政府控制着半数以上的财政收入,担负着较少的直接社会责任。而省,市,区,镇各级政府控制少数的收入,却要承担社会保障,经济发展,教育医疗等等社会责任。对上,要完成中央下达的任务,对下,要满足社会各阶层的物质,精神需要。一旦投资失败,地方经济入不敷出,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必然造成货币超发,货币超发的直接结果就是物价上涨,进而造成通货膨胀。后者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非服务型政府造成的。政府直接干预微观经济,以商住房的利润,补贴工业用地的亏损,导致商住房价格居高不下,逐年上扬,房地产价格又带动建筑材料,装修,中介等各个相关领域价格持续走高,进而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市场各个领域。
其二是农村问题。伴随着城乡差异的逐渐加大,导致贫富差距越来越悬殊,社会不稳定因素也逐渐增多。最根本性的问题是农村土地的产权问题。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里,也强调了农民的财产权问题。现今,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导致的结果是,农民手中没有土地和房屋财产所有权。土地的分配权在村委会手上,公有化的财产催生私有化的权力,各地纷争不断的村委会选举,很能说明一些问题。拆迁占地等事项,村委会少数几个人便能够代表全村全权决定。华西村,南街村等明星村,富裕村,表面上所有村民都公平享有一切财产和收益,但是一旦被村委会开除村籍或者自己离开,那么村民又将一无所有,房屋也好,土地也好,都无法带走。另外,教育,医疗和保障方面,农村户口与城市户口存在较大差异,为什么农民们对村委会选举会非常关注,而市民对居委会选举不太关注。因为市民合法的财产所有权,在城市能够得到较好的保护,社会化保障体系也更加完善,谁当居委会主任对他们的生活影响不大。这就是城乡最主要差异。只有让农民拥有财产自主所有权,完善农民教育医疗保障体系,才能根本解决问题。
其三是人口问题。书中的观点是,人口过多,并不会影响到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每个人基本的生存需要其实很小,更多的是精神追求而造成的资源消耗。比如吃一碗米饭加点蔬菜人也能吃饱,吃一顿海鲜加上牛排却能吃得更好。计划生育控制了人口的增长,但是也控制了生产人口的增长。伴随着生产人口的逐年降低,社会老龄化问题浮出水面。延迟退休年龄,放开二胎政策能缓解这个问题,但是不能够根本解决这个问题。在未来,要面临的是,谁来创造社会财富,以供养数量庞大的老人和儿童。但是,另外一方面,不同于欧美和日本发达国家完备的社会化保障体系,以及高额的补贴,更多的儿童,意味着更多的开销,要让所有儿童都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和医疗保障,给了广大普通家庭极大的压力。
书只看了一小半,但是却让人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原来平时看起来稀松平常的事情底下,也隐藏着这么多门道,原来咱们普通老百姓的衣食住行,都跟国家事务,大政方针都息息相关。虽然书里观点难免有陈旧和偏颇的地方,但是确实是一本值得推荐的好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