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孟子曾说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忆秦娥,由一个小小的放羊娃,成长为“秦腔小皇后”,其间所吃的苦、所受的累,恐怕只有她自己知道。为了练习吹火,她的眉毛、头发,曾不止一次被烧焦;为了练就柔软的身姿,她可以“卧鱼”,一卧就是一两个小时。
所以,她能被推到舞台中央,成为省秦当之无愧的主角,都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花若盛开,蝴蝶自来。彼时,忆秦娥虽然很年轻,却已在舞台上散发出无限的光芒。
这期间,秦腔几度起起落落。但不管是在群众狂热追捧的巅峰时期,还是处于差点无人问津的谷底,以至于需要靠走穴来维持生活的需要,忆秦娥对戏曲的热爱,又岂是一个“痴”字了得。
她成功了。但人生的道路,却从来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
人们常说:自古红颜多薄命。忆秦娥的情感生活,便充满了悲剧色彩。
在情窦初开的年纪,她和一起学戏的同学封潇潇,彼此产生了好感。这种朦朦胧胧的感情一直让她留恋,可是由于两人都没有勇气轻易捅破这层窗户纸,以至于在她调到省城之后,与爱情失之交臂。
后来她经历了两段婚姻。第一位丈夫刘红兵是个高干子弟,他之前是个花花公子,但自从遇到了才色双全的忆秦娥之后,便认定了她是自己心目中的女神。在他的狂轰滥追下,迫于各方面的压力,忆秦娥最终嫁给了自己并不爱的他。
他们有了个儿子刘忆,但这个孩子却是他们在刘红兵酒后结合的产物,很不幸患有先天智障。为了这个孩子,她付出了比对待正常孩子多得多的精力和心血。
后来,因为刘红兵的出轨,眼里容不得沙子的忆秦娥选择了不原谅,这段婚姻最终走向了分崩离析。
当忆秦娥觉得自己再也不会相信婚姻时,画家石怀玉有出现在了她的生命中。这个男人,幽默而风趣,而他的爱又是那么狂野,他的摒弃浮华,追求乡野情趣,给忆秦娥干涸的情感世界注入了一丝鲜活的气息。应该说他的爱是纯粹的,他给忆秦娥的生命带来了短暂的欢乐。
可惜,也正是因为石怀玉的出现,而疏忽了对刘忆的照管,以至于他坠楼身亡。深受打击的忆秦娥因此陷入了无边的痛苦之中,更对石怀玉充满了强烈的恨意。而对于石怀玉的艺术追求,忆秦娥也不能理解。
这三个曾在忆秦娥生命中占过重要位置的男人,一个成了不折不扣的酒鬼,一个成了无用的残疾人,最后一个,竟然为了她而自刎。
窃以为,这其中并没有谁对谁错之分。只可惜,造化弄人,在错误的时间遇上了不合适的人,由此,让情感找不到停靠的驿站。
再来看一下忆秦娥的事业吧,虽然她受很多人的狂热追捧,甚至被誉为“秦腔金皇后”。但名誉从来是把双刃剑,在让你感受到万人追捧的荣耀时,也必然要你承受着来自背后的冷雨暗箭,甚至是天大的委屈。
其实一开始,成为主角并非忆秦娥的追求。但她的红火,却给自己带来了数不清的麻烦。这里面,特别是从小一起学艺的楚嘉禾,她不肯下苦功夫练习,却一直视忆秦娥为自己通向主角位置的绊脚石。为了搞臭忆秦娥,她造谣中伤,四处煽动,甚至不惜牺牲色相来达到目的。
这也让我们联想到职场上,有多少人不是极尽小人之能事?自己没本事,却非要眼红和挤兑比自己强的人。面对这样的人,最好的办法不是回应,而是努力强大自己。将对方远远的甩过几百条街,这样,他们便只能望洋兴叹了。
面对挫折和非议,忆秦娥同样经历过锥心的痛。当舞台意外坍塌,单团长和在戏台子底下玩耍的孩子因此而丧命时,她的内心也时刻被折磨着;当她红得发紫时,却被漫天飞舞的谣言伤得体无完肤时,她甚至也产生了一了百了的念头。但凭着自己对秦腔的挚爱,她终于挺了过来。
是啊,“欲戴皇冠,先承其重”,一个人的压力,总是与她的能力成正比的。也唯有经历过风雨,往后的路才能走得更平稳。
在人生的舞台上,自己的命运,其实一直都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的。
无论世事如何变迁,只有坚守初心,才能走向内心的安宁,也才能成为自己生命的主角。
比如,书中的仁、义、忠、孝四位老艺人,戏曲作家秦八娃,忆秦娥的舅舅胡三元,还有米兰、胡彩香等等,他们虽然都是普通的大众,却各自演绎着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又何尝不是命运的主角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