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梦呓》作者:邵明
——宋玉的《九辩》

楚诗,人们只知道屈原的《离骚》,很少有人知道《九辩》的作者,宋玉。可老师说,讲楚诗离不开宋玉,史上有称楚诗为“屈宋”这一说。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杜甫的《咏怀古迹》将宋玉描绘成为翩翩的君子,今之歌谣慷慨,风流犹存耳。在古代宋玉凭借着出众的风度、仪表获得了众人的喜爱,一个外貌出众,又富有文采的当然会成为众人追捧的对象。
宋玉,楚国士大夫。中国古代四大美男之一,生于屈原之后,为屈原之后的楚诗代表人物。宋玉是散文诗和杂文的始祖,作为屈原的后辈,他的作品极有开创意义,他首次创作了以伤春和悲秋的两大文学主题,对后世文学极其作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宋玉的生平在历史上并没有什么详细的记载,他的名字也没有屈原的名气大,但是他对后世的影响绝对不亚于屈原。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原既死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王逸《楚辞章句》:“《九辩》者,楚大夫宋玉之所作也。”
《九辩》把悲秋题旨发挥得淋漓尽致,也成为后代人们学习的典范。从此,在中国文学中,悲秋一直是诗文家喜爱的题材,汉武帝有《秋风辞》,曹植有《秋思赋》。魏晋南北朝诗人笔下的秋天,大都带有《九辩》悲秋的气息庾信《拟咏怀二十七首》之十一“摇落秋为气,凄凉多怨情”,以悲秋带出身世之感、家国之恨,更为悲秋主题谱写出新曲。此后历经唐、宋、元、明、清,诗词中的悲秋之风始终弥漫不散。悲秋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学的母题之一,产生了许多动人的作品,而《九辩》原创性的功劳,当是不可抹杀的。
宋玉活跃于楚国的时期正值宋国垂危之际,他的出名并不仅仅是因为自己出色的外貌。提到宋玉的外貌,宋玉是历史上出名的美男子,他的容貌可以和潘安相比较,所谓“下里巴人”、“阳春白雪”、“曲高和寡”、“宋玉东墙”的典故皆他而来。
宋玉的成就虽然难与屈原相比,但他是屈原诗歌艺术的直接继承者。在他的作品中,物象的描绘趋于细腻工致,抒情与写景结合得自然贴切, 在楚辞与汉赋之间,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后人多以“屈宋”并称,李白曾说“屈宋长逝,无堪与言”,可见宋玉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