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近看一些书,总会看到两个字【妥协】
我以前它的意思是输了,败了,若向别的人或别的事说妥协,是不值得鼓励的。
可能是最近看这个词多了吧,便特意词典了一下妥协的官方解释:
用让步的方法避免冲突或争执。
2
我想起自己上高一那一年,不知是脑子突然间开了窍,还是初三那年的叛逆太多,需要让思想沉淀一下,所以高一开学就全心思扎在学习中,什么都不想,期中考,居然考了个班级第二,年级第十,只记得当时自己都是懵的,简直不可思议。
由于这种状态持续到了高二,某一天,班主任找到了我,本以为又是惯例性的沟通让我戒骄戒躁,结果他说:“是这样的啊,今天想让你帮个忙,马上就要放寒假了,校长想在期末考后举行一个全校高二总结会,他时间太忙,你看你能替他写个稿子吗?稍微长一点的,尽量把校长、老师、学生、家长各方面都写进去,校长说会给你100元作为感谢。”。
听说过有些人办一场讲座或演讲,稿子有的不是自己写的,是找人写好的,这已经是一个心照不宣的规则。不过,事情发生在我身上,当时就觉得有点惊,脑子蹬了一下,回答班主任:“老师,这样不属于作弊吗?”。
班主任眼睛没有眨,默了几秒,说:“你要是不愿意,没关系,刚才我的话你就当我没有说过,也别跟别人说这件事。”,我说好的,然后答应了班主任没有跟其他同学说这件事,但也在不知不觉中跟班主任有了越来越少的沟通。
直到高考结束后,同学们扎堆似的吼天吼地,各种小秘密都不再是秘密,唯恐以后就没有机会说了,也是那个时候才知道,高二那年班主任被我拒绝后,又找了班里另外一个成绩和文采都不错的同学,她答应了。
我听了后,马上问她:“你不觉得这样有点不对吗?”,她笑着说:“你就是太任性了,不过也对,没跟生活过过招的人,什么时候都可以随心所欲。”。
什么意思?当时真的不懂,但也没继续追问下去,直到自己慢慢步入社会,单打独斗的跟生活过招拆招,才理解了同学的那句话。
3
后来,我才明白,在年少轻狂,在不知何为生活和社会的青葱岁月里,那个时候可以有资格说:
即使有一天长大,我也会一个人抵得住千军万马;
我若爱一人,必要全世界都知道,所有人来见证;
不为五斗米折腰,是我等的骄傲;
世人都说我猖狂,我笑世人为燕雀;
我们要用自己的单纯去阻止成年人被诱惑;
……
4
每次当看到一些影视剧或小说中说:我是打不到的,我一定要不折不屈;说我不行的人,是不懂我的人;等等等等。不是说宣扬这种永不放弃的精神不好,这种正能量精神是值得提倡和宣扬的,只是又觉得太片面和简单了,好像一句话或一件事就能把一切决定或否定了。
喜欢看阮玲玉的作品,觉得她的人生很无奈和悲情,她是被人言可畏害死的,这是不置否认的主要原因,但是否有那么一小部分原因在于她的性格,若她在坚持自己的同时和生活打着太极,是否会晚一点红颜早逝并留给这个世界更多更好的作品呢?
当然,每个人都不一样,不能所有人都照一个版本生活,就跟今天写这篇文章,同样有人不认可一样,说属于站着说话不腰疼。
那不如就在还能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时候,多一些对生活的认识和一些态度的理解。
所以,我想再重新认识一下妥协:
妥协它不是一种无奈,是一种韧性,各种迂回中坚持自我,能屈能伸中固守信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