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躺在劈开雨幕前进的列车上,我又一次远离了故乡。
我家在临沂市费县,小山环绕的小城。生活了十几年的小城对我来说就是两条街,一条从小学通向火车站,一条从家通向汽车站。两条街十字交叉,邻里乡亲沿途生活。

从幼儿园到高中,我都在小城里学习,蹬着自行车沿着两条路从南骑到北,从白骑到黑。
城里最早的商场叫天马大世界,一层小商品,二三四层服饰。后来有了大超市,推着小车怎么也逛不完。这次回家商业中心开始营业了,沿河而立了数个巨大建筑,像蓝色玻璃包裹的陨石,购物、饮食、娱乐收纳腹中。还有轻松秒杀京沪网鱼网咖室内环境的网吧,一排一排的巨大曲面屏,一群一群召唤师峡谷中的青年。

小城发展太快了。
临沂这个市本身很穷。不像青岛威海,靠海而生;不像济南,政治中心;不像曲阜,底蕴沉厚。我们有的就是战争时期一小推车一小推车运出来的革命精神,我们的妇女为战士纳鞋底摊煎饼,我们有沂蒙山小调,有随处可见的革命遗址。特别是费县,在我小的时候仍旧是个很穷的县。
后来临沂靠着义乌模式发展起来,依靠着自己在山东的位置优势成了物流中心。据说临沂土豪居多,远近闻名。
我想,物流这个东西不就是提升供应链效率的工具么。互联网正好是依靠科技和信息提升效率的工具,咱们这个行当回临沂是否大有可为呢?
然而我发现了一座大山,家乡人对互联网真的很难接受。
山东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省,农耕文明带来的一个后果就是非常相信自己双手劳动的成果。而互联网这个新东西,今日说法整天放一些网络诈骗案件,咱们怎么信得过,骗钱的吧。过年的时候,家里的长辈终于开始用微信发红包,却对我们做的下应用拿红包难以接受。其一是,不义而福且贵,于我如浮云,这钱不是我的,拿了可能有问题;其二是,三四线城市糟糕的PC软件推广策略,让大家惧怕安装一切没有熟人背书的软件,生怕装个全家桶出来。

还有一座大山,山东真的是个人情社会。
知乎上有人讨论,山东是不是官本位最严重的省份。论官本位,山东可能比不上一些内陆省,但是论人情,绝对数一数二。
遇到问题,想到的不是自己去找解决方案,而是问问熟人,托托关系。农耕文明的贸易是以物换物,信用是邻里乡亲的熟悉面孔。对咱们省的人来说,走关系、找老乡大概可以解决一切问题。这样的水土,自然不难理解礼乐仁义的儒家文化。
说来好笑,我一直觉得这两座大山是互相矛盾的。相信实体的产出,又依赖虚幻的关系,山东脚踩着这两条大路飞速发展。
我姥姥和姥爷是杰出的代表,他们是几十年的师范老教师,教出的学生从各组织机构的带头人到大路边卖饼的大叔都有,然后学生们的亲戚、子女、朋友又成了新的关系。姥姥和姥爷的家里常年不关门,来找工作的、来找对象的、来聊天的、来看望的,络绎不绝,他们甚至有时都没时间吃饭。
作为一个进京的打工仔,虽然也做过很多无意义的事,但是我是在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价值。我不需要花太多精力构筑自己在各行各业的关系网。我的合作伙伴们都因为彼此能创造价值而联系在一起。如果我要写简历,一定要写上一行,愿干实事,不喜交游。
我这种人,大概回家之后只能托爸妈安排个工作,难以适应人际相处之道,庸庸碌碌一辈子吧!
初中、高中同学,有很多能力优秀的人大学毕业,回家从基层干起。家里会帮他们买车买房,虽然工资不一定很高,但是生活安宁富足,青山绿水一辈子。
我比任何人渴望回家,渴望在家附近找到份能实现自身价值的工作。可惜这两座大山屹立在我面前,一座是保守,一座是人情。
好在临沂是比较“南方”的一个城市,先进的经济思维总会渗透到各行各业当中。而我呢,一个北京的虾兵蟹将,还是多积累点东西,早晚回乡效力。
过年的时候,奶奶讲她小时候闹土匪,亲人差点被杀掉的经历,几次动容。从古至今,山东人都在用勤劳的双手坚定地移平一座座大山,艰难前进。现在的两座山是时代的产物,总会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下,被大家突破。互联网真的不仅仅是娱乐工具,而是能整合资源、用信息提升效率的强大武器。

年前有一阵自己很烦躁,觉得做的有些事情并没有什么价值。有没有价值倒是另说,我现在的认知是,互联网要为生产力服务,用连通上下游的能力、用细致入微的数据、用即时连接的用户,不断提升生产力水平,这样的模式才能长久发展下去。否则。要么是骗局,要么是玩具。
新的一年,希望能沉心静气做一些提升生产力的事情。回家路上的两座大山,总得一步一步翻过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