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每天写1000字
《老腊树下》的那方水土

《老腊树下》的那方水土

作者: 梦里李大侠 | 来源:发表于2016-07-12 22:45 被阅读0次

  《老腊树下》是本值得一品的书,小说以老员外刘赛公一家从江西向湖南逃难为叙事主线,展现出清中叶江南地区的一个家族的沉浮史。该书就像一坛历经岁月封存的醇香美酒,打开来,满是浓浓的醉人的“乡”味儿。

  且看那浓稠的乡情。小说中,老员外一家为避战乱,从江西齐云山出发,一路跋山涉水、风餐露宿,历尽千辛万苦,努力朝着那传说中千年腊树下的村庄进发。这一路风尘里,寻梦的脚步间,淳朴的资水民情融汇其中,旖旎的江南风光跃然纸面,它们为老员外一家凄凉困顿的逃难之旅增添了几分暖色,也让小说成为民俗风情的展示平台。独特的乡情、秀美的山水与故事情节交相辉映,让小说犹如一部五彩斑斓的资水民俗史令人难以忘怀。

  再听那亲切的乡音。小说叙事半文半白,节奏不疾不徐。“文”言口吻让人很容易地想起读章回小说的感觉;而“白”也不是普通的“白话”,而是夹杂着浓重的梅山风味的地方方言。“打滚练王”、“搭白”、“做么子”、“饭钵子”、“呷饭”等俚语俯首可拾,熟悉的梅山气息扑面而来,一种文化认同感袅袅升腾,仿佛游子看到了久别乡邻的脸、品到了乡间的酒、闻到了乡间泥土的气息,而老腊树它仿佛就葱茏在自家村子门口一般。

  最让人难忘的,更有那一群坚忍勤劳的乡亲。小说以历史上的人口大迁徙为背景,历数逃难之艰辛,细说安定之幸福。作为“江西老俵”的后代,透过这部小说,我们仿佛看到了先民的身影。他们是那样善良淳朴,虽然卑微如草芥,但无论怎样的风雨飘摇,也始终动摇不了他们坚忍求生的决心和追求幸福的向往。敢于担当、一心为家族命运着想的刘大官人,贤惠能干、忍辱付出的张氏,勤劳活泛、积极奋进的周继,他们身上流淌的精神,和我们的祖辈、父辈多么相像!而那神奇的、根深叶茂的老腊树,其实不仅是一棵普通的千年古树,它被作者道云先生赋予了别样的深意。“是屋前这棵千年老腊树见证了这一方热土的心酸与荣辱,同时也聚拢了天地之灵气,使得生活在这里朴实善良的人们得以繁衍生息。”在小说中,它是老员外一家历尽艰辛寻觅的理想安家之地;但实际上,它更是幸福的图腾——古往今来,草根百姓最希望过上的不就是如同老腊树一般安定、接地气而又欣欣向荣的日子么?

  光阴荏苒,沧海桑田。小说所描述的这方水土已发生翻天巨变,然而那群淳厚乡亲的后代们依然乡音难改、乡情浓郁,无论远走或是守望,老腊树下的这方山水永远都是一方魂牵梦绕的故乡......

相关文章

  • 《老腊树下》的那方水土

    《老腊树下》是本值得一品的书,小说以老员外刘赛公一家从江西向湖南逃难为叙事主线,展现出清中叶江南地区的一个家族的...

  • 那方水土那方人

    匡世红ll 那方水土那方人 团山寺镇位于石首西南,与湖南省的华容、南县和安乡接壤,是一个标准的边界口...

  • 那方水土那座城

    多想再一次走进你的心房,聆听那母亲般的呼唤,全身心地投入你的柔波里。故乡,这个难以割舍的名字,让我魂牵梦萦,几回回...

  • 我的家乡最美|那方水土

    我不会画画,不能用笔尖描绘出家乡的色彩,可记忆里故乡,色彩浓重,却又淡雅,芬杂,却又简单,是用水彩也渲染不...

  • 胶东的年俗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们胶东地区过年的风俗别有情趣。相比之于老舍笔下从 “腊七腊八,冻死寒鸦”就要...

  • 老徐酱酒,何以飘香四溢?

    老徐酱酒,何以飘香四溢? 俗话说的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但实际上,一方水土也孕育着一方酒。即:处在不同的地域环境里...

  • 微雨漫步.腊树下

    四月谷雨.其喜大奇于天地, 秧苗初长,果蔬瓜豆各自新生。 水田平整得像一块块巧克力饼, 只待插上秧苗,换上绿油油的...

  • 美丽的家乡腊树下

    白云如絮,似雪花般成蚕丝漂浮于盛夏的天空;白鹭如风,似精灵般如飞鸟盘旋于碧绿的稻田之上;菜花如锦,似少女娉婷婉约成...

  • 诗|那一方水土

    文/风原 图/网络 那 一方水土 那一方水土有山有水有土 人们把它称为故乡 站在路上 还记得曾经光着屁股跑过的小孩...

  • 2019-06-11

    所属的一方水土,给予人成长和生活,人飘来飘去,终是对那方水土充满感情。 可那些在异土上的青春年华,成了人终生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老腊树下》的那方水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rssj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