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原创文字集中国作家粤港澳青年作家创作学会
贞观之治,是清明盛世,还是一场政治秀

贞观之治,是清明盛世,还是一场政治秀

作者: 一本夏 | 来源:发表于2019-01-24 10:07 被阅读28次

    唐太宗李世民的功绩在历史上评价很高,继唐朝之后的各个朝代都对他的文治武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贞观之治开创了大唐盛世的大幕,以至说一直影响到开元盛世。历史有没有真实的再现,我们一起来回顾历史,分析一下!

    第一,李世民其人。他是李渊的次子,母亲是窦皇后,当然生他的时候他母亲还不是皇后。他从小胸怀大志,熟读兵书,文化课也学得相当不错!他的父亲非常喜欢他,他生 于公元598年, 那时还是 隋朝。当领导的是隋文帝  ,父亲是隋朝的公务员,母亲是北周皇族窦氏,他很小的时候,有人给他看相,说:他有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就像后来有人说武则天一样,传说有时是当权者 为了掩人耳目编出来的东西,不可信。他的名字有济世安民之意,可见他父亲对他寄予了厚望,小时候的他聪明英武,识大体,接受的是儒家教育。刻苦学习武术,擅长骑射。妻子长孙氏贤惠通达,给了他很多的帮助!后来也成为许多女人崇拜的偶像!再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他帮助父亲把隋给灭了,他父亲当上了皇帝,他也一步步的当上了秦王!如果不是因为他父亲说过让他做太子,如果不是他自己有野心,他可能永远是秦王,在他的封地里看日出日落,谈着风花雪月,了却终生!还或许被其他当皇帝的兄弟给灭了也不一定!但李世民就是与众不同!他通过编造桃色事件杀死了太子和齐王,最后逼父亲退位顺利的登上了皇位!心狠手辣!

      第二,贞观之治的历史背景。唐灭隋之后,社会还是动荡不安,民不聊生,高祖还没来得及为人民服务,就被儿子逼迫退位,没有办法。他也只好在家里造人,给李世民生了个小弟弟,也就是后来的滕王,一个混世魔王,他比李治还小三岁,滕王阁就是他修的。李世民登上皇位,他琢磨应该做出点政绩来,才可以安抚民心。于是在众大臣的研究之后。开始一系列的改革,贞观之治是史家对唐太宗政绩的赞美。我们看看有哪些内容:所有公务员必须以隋亡为鉴,努力工作,虚心听取人民的呼声,继续实行均田制、租庸调制、府兵制、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重新修订法律法规,改善公务员待遇,减轻老百姓的负担,改革开放,搞活经济,放宽生育政策,鼓励多生,让人口快速增长,搞好社会的安定团结,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融合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招商引资,欢迎外商来大唐发展!这一系列政策表面看起来是相当不错的!那事实上的情况怎样呢?我个人认为没有落实到位!

      第三,贞观之治做到了什么。1纳谏,太宗要求自己和所有官员要善于听取不同意见,而且历史上的魏征就是个集智慧与正义于一身的化身!他敢于直接批评太宗,而每次太宗总是笑眯眯的虚心接受,连连说好!好!好!搞得魏征老师都不知道自己是谁!谁!谁呢!胆子愈来愈大。但事实上太宗听归听,他想做的事他还是会做的。你说你的,我做我的。态度很好,还经常给提建议的人升职,一来二去谁都不说什么啦!你好我好大家好!上梁不正下梁歪,官员的风气跟着学坏!人民的呼声也不想再听了。再看看均田制租庸调制。老百姓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粮食,最少要交百分之二十给国家,如果遇上其他的附加税,那几乎就要交收益的一半左右。可想而知老百姓日子的艰难。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就是生动的描写。这与历史上的人民安居乐业相差太多!当官的享受太宗的赏赐和国家厚禄,他们怎么知道人民的苦难,只是想着如何讨太宗的开心!经济水平是比以前提高了很多,但人民生活没有改善多少。个人总觉得老百姓其实还是很好说话的,只要能过得去,就不会反抗!这可能就是所谓的觉悟低,没有觉醒!科举制度是从隋朝开始,唐朝进一步完善了科举制度,这倒是为文化的繁荣提供了土壤,所以在唐中期出现了大批的著名诗人。我们有没有发现马屁诗人很多,其中包括李太白!现实主义诗人像杜甫那样的很少!统治者为了过上舒适安逸的生活,也通过和亲的方式稳定边境,著名的有文成公主!但和亲方式也给唐末带来几十的诸侯格局埋下伏笔!只管自己快活,谁管子孙后代!

      通过以上的陈述,大家应该知道所为的盛世不过是统治者的粉饰太平而已,今天我们看贞观之治应该要肯定它积极的东西,它给整个社会是制定了一系列的发展计划,如果做到了那肯定是繁荣的盛世,只是说的和做的不一样。李世民因为他的帝位来路不正,因此他的内心非常焦虑,也可能就是我们今天说的患有忧郁症!他总担心别人会谋反,所以他睡觉时必须有尉迟敬德和秦叔宝为他站岗,这两位大哥也因此做上了门神!太宗的纳谏其实是做做样子,而且当官员批评他时他总忘不了那表叔般的亲切微笑,在他内心根本不会把官员们的话当回事。该修洛阳宫管你戴胄怎么说,我也还是要修,还给老戴提职,看你还说什么!想去泰山玩,管你魏征怎么说,还是要去,爱咋咋地!歌功颂德的事正史都会记载的很详细!因为历史的正史都是官方的,谁敢乱说。虽然唐初有如房玄龄、杜如晦、魏征、长孙无忌等等的能臣!说到底人民还是没有过上好日子,这真是给贞观之治开了个历史大玩笑!说一套,做一套,外儒内法,形式主义比对人民生活困苦的生动写照!

    太宗谥号为唐文帝,他对历史来说有没有这么伟大,我个人认为没有,不管史料对他评价多高,他没有让人民过上幸福的日子,他就不是好皇帝。学者韩国磐通过研究敦煌和吐鲁番的出土文件,得出结论:贞观时的农民生活,并不像旧史所渲染的那样美满,根据敦煌和吐鲁番发现的物价资料的探讨,好的只能勉强维持生活,差的必至破产流亡。这种饿不死的日子,自“贞观之治”一直延续到了“开元盛世”。贞观十三年,史书记载,“吴楚巴蜀之地二十八州饥,人相食”。可见当时的社会现状,今天我们要多看看不同的历史书籍,从中发掘一些历史真相,正视历史的发展,公正的去评价一个历史名人,也许这也是我们的责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贞观之治,是清明盛世,还是一场政治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rtpl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