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浩如烟海的文学世界,如何从中挑选出自己满意的作品?面对无穷无尽的知识海洋,该怎样找出珍贵的贝壳?阅读经典或许可以解答这些问题。
经典是什么?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眼中对经典的定义都是不同的。然而众所周知的是,一部部经典作品却有如璀璨的钻石,被世界人民所认可。那么,就一定存在着衡量一部作品是经典作品的标准。这个标准是什么呢?
韩少功先生在讲座中是这样说的,他说:衡量一部作品是经典,有三个标准,第一个是创新性;第二个是价值性;第三个是能引起读者共鸣。
创新性内涵是具有新颖的特征和独特的思想。千篇一律的要不得。新奇的思想是创新性的核心。一部作品需要思想来支撑,但在历史长河中,具有与众不同的思想的作品,却能在大浪淘沙中得以保留。经典作品思想性的一个表现在于它的超越性。
价值性指的是一部作品需要“经世致用”。好的作品往往能够深刻反映生活,喊出时代的呼声并能影响后世。这样的作品无论是在哪个年代,都能显示出它永垂不朽的力量。这种力量深深影响着阅读者,甚至能够影响整个民族。这样的作品就可以说是经典了。
与读者产生共鸣讲的是作品内蕴丰富,每个人读都会有不同的收获。例如《阿Q正传》,阿Q代表的那种自我安慰,自我麻醉的精神状态,不仅中国人有,全世界都有。而每个人在阅读这一作品并体味阿Q这一人物形象时,总能够在他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读出不一样的阿Q。
在如何阅读经典时,韩少功先生指出,阅读经典应适合自己年龄和阅历。有些经典作品需要一定的阅历才可以读的懂,如果选择了一本适合自己的书进行阅读,那么不仅能够读的懂,而且还能深刻体会作品的思想,这就有助于构建自己的思想体系,更能学以致用。如果一味追求大量阅读而不试着走进作者的世界,去体会作者创作的背景,得不出属于自己的见解,那么这样的阅读就是无效的。
在讲座结束时,韩少功先生向广大青年朋友提出寄语:“心里想大事,手上做小事。”我想,在阅读经典的过程中,如果能按照这句话,一步步走下来,那么日积月累,定会建立起庞大的经典大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