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对孩子的影响
玉鑫喜欢骂人,玉鑫喜欢装。这是补习班的孩子们对一个叫张玉鑫的女孩的统一评价。
一次课后,慧静找我打小报告,说:“玉鑫骂我了。”接着一边的玉鑫就站出来说是慧静先骂的她。
我看着她们两个,不知道怎么去评断。于是我采取了最保守的方法,让他们互相道歉。这种方法是不是有失公允,我也不知道,但真的没办法,我不是神没办法知道她们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
晚上回了住处,我就在想为什么玉鑫在别人眼中是一个喜欢骂人,喜欢在老师面前装乖的孩子呢?
我想到了她的家庭情况,父母离异,跟着奶奶过活。我想起玉鑫奶奶第一天送玉鑫去补习班的时候,一直在嘱咐我,让我看好玉鑫不要让玉鑫的妈妈把她接走。
说谎装乖,和这些复杂的家庭情况联系在一起,让我觉得我似乎找到了答案。玉鑫爱骂人,爱装可怜是不是在防御着别人的欺负?不过,站在现实的角度,我们不鼓励弄虚作假,不鼓励伪善,但玉鑫还小,要如何让她真正地卸下防御,自信起来呢?
在去长治玩的时候,她很勇敢地去玩了飞舞和大摆锤。从那些娱乐设施上下来的时候,她面带微笑,毫不畏惧。看,她其实也是阳光快乐,有一颗童真的心的。
惠芬是补习班中个子比较矮的一个,她全程都穿一个粉色的裙子。
她的爸爸除了农忙的时候在家,其他时候全在外边打工,这些是否直接刺激着惠芬呢?我不知道。在补习班里监督他们写作业的日子,并不好过,因为惠芬虽然是个小女孩,但她真的可以做到我怕你但我就是不写作业。
在补习班里我们质问她不写作业的原因,她没有回答任何东西,大概就是觉得自己并没有什么理,所以沉默吧。但是她又不去承担承认自己的错误,你问她明天可以把作业完成了吗?她会说可以。但第二天仍旧是不写作业。其他孩子告诉我和晓伟,她在学校就不写作业,并且常因为不写作业挨手板。
家长们对惠芬的评价也都出奇一致,“不写作业,她奶奶也管不住她。”
我很想知道究竟是什么让她那个样子对待老师,对待家人,对待她自己?她在课堂上沉默寡言不多说话,一下课很能和其他孩子打闹,在支教的时候,我和晓伟住的地方离惠芬家挺近的,曾亲耳听到过她的歇斯底里。
“惠芬还和她姐姐吵架呢,一吵架就乱叫。”这是惠芬最好的朋友慧静告诉我的。
如果说什么让人不畏惧,让人安全,我想应该是距离吧。在惠芬的心里,可能所有的人都离她很远,包括慧静。代沟这个东西靠的是岁月,但心理距离靠的却是一个人的心智。对别人心理上的疏离,让惠芬感受到了安全,也让她在没有父母陪伴的日子里好挨了起来。
常浩明的母亲没有打常浩明,这一点我心里是有一点生气的。不是我想要道德绑架谁,但是如果换作是我的母亲,她一定会把我揍的再也不敢上课的时候还不回教室的。
事情是这样的,一次下课玩耍的时候,常浩明把李常欣,也就是我们的幼儿园小朋友拉到了男生厕所。一听到这个消息,我和晓伟可以说是瞬间气炸,说实话当时我都想把常浩明抓回来扇他两个耳光。
可是无奈常浩明不知道跑到了哪里,更让我和小伟生气的是其他孩子也都跟着常浩明乱跑。我们喊着上课啦,孩子们才陆陆续续赶回来,常浩明则站在公厕前一动不动,一副行将大义凛然的样子。
这时浩明的妈妈和哥哥从地里回来,刚好看到这一幕,我心想这下好啦,常浩明可以被他妈妈揍一顿,省的我们动手啦。可并不如我所愿,浩明的母亲简单的说教了两句后没有效果,于是就走掉了,剩下浩明的哥哥站在那里继续做着思想教育工作。
我的心凉了大半截,毕竟我还在那里等着把他带回“教室”,毕竟常浩明的行为真的很出格,这个时候家长真的不要参与一下,用暴力教育教育自己的孩子吗?然而,真的就没有。去浩明家吃饭才知道,浩明的哥哥读大学,浩明在村里上小学,日常起居靠的是浩明的奶奶。
村子里的家长都很关心孩子的学习,但又都把希望寄托在老师身上,大致就是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做人做事的道理,家长想起来了就教一下,想不起来就不管了,并且还是那种只管教,不管会不会的。
在常浩明家吃完饭后,他总在我和晓伟的耳边说:“老师,你快走吧,我害怕呢。”我知道童言无忌,也知道他可能是在和我开玩笑,但毕竟我们是他的“老师”,尊师的礼仪是否多少应该教给自己的孩子一点?
孩子懂什么?他懂饿了要吃饭,渴了要喝水,难受了要吃药,却不知道缺爱了要干嘛!浩明告诉我和晓伟,他吃了六七箱的方便面,我不知道这是否是在控诉着什么。他一直笑呵呵的外表下,内心究竟是怎么样得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