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路历程总结,非经验贴!
① 认清自己的起跑线,别人的成功不可复制,别人的能力更不是你的标杆,你不得不承认,有的人分分钟可以理解的知识点,或许你一年备考下来也不知道个所以然,所以,不如先放低自己的姿态,谦卑的态度面对考试,多看常态,少去临摹学神们的备考模式。
② 备考期间,特别是中后期阶段,频繁的崩溃,徘徊的脆弱,可能是你始料未及的,如果你还和我一样是个在职的考生,那可能你不能想象什么叫做看着下雨天都想哭一阵子的感受,脆弱被放大,你的坚强要从你的心里生出根来!其实你的坚强比你自己想的要多的多,只是你不激发,他就生不出勇气。我经常在很脆弱的时候问自己,要靠别人同情你照顾你的情绪?NONONO,矫情一点儿不可爱!
③ 做好计划很重要,每一阶段我都做计划,甚至细化到每一天每一个小时,因为很有可能你今天本打算学习1.2.3章节,而最后被卡在了某一页的某一题,耗费一整天的时间毫无进展,没学会也没完成学习任务,失败加失败的一天,惆怅入眠。不如摘录下来,在某周的某一天集中去处理这些问题,一来不耽误学习进度,二来也可以提高效率,毕竟今天学不会的题,经过几天的学习沉淀,就能有不一样的见解。
④ 背书,每场考试都逃不开背书,我个人不是文科生,背书也是老大难,但是经过一场法考,打开了我背书的新篇章,背宪法的时候,我感觉我已经绝望,一整天背不下来几句话,后来我发现,每天早晚半读半背,一个多月,我已经闭着眼睛能在脑中默写出各类表格,后来我就开始默写,默写关键字,默写完关键字之后就用自己的话术去串联他们,基本上也能复原,总之不能指望着在某几天集中去强记(适合在已经有背诵基础的前提下考前突击),不如拆分成一小块一小块,每天量不要多,但是要提高重复的频率。
⑤ 基础到强化再到冲刺,我觉得绝大部分的精力应该是在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这是真真的,强化冲刺都是锦上添花的,只有基础才是你的基石,法考阶段民诉学的很扎实,因为那个基础课我听了两遍,甚至去把戴老师说的每个背后法理都记下来,甚至案例,所以到后期民诉我基本没有在花时间,想想如果每门课把基础学透,后期我也不必那么辛苦。不要想着后期有冲刺有押题,有精简版的讲义,你的那些指望很可能要你用failure去赎罪的。
⑥ 脚踏两只船很容易翻船,考试也不例外,法考每一门科都有不同的老师,风格不同但是实力都是足以让你通过考试的,如果你通不过,别怪老师,是你的问题,所以不要去纠结选谁,更不要在选了老师之后再去换,或者说抱着两个老师都去听的想法,说点我的经历,我一开始刑法学的还可以,后来因为兴趣爱好,也因为太重视这一大门科,再去听了另外一个老师的课,好了,后期我跟谁的题都乱,写题目写的既没有某老师的体系,又没有某老师的抽丝剥茧,四不像,后悔的啪啪想打脸,充分说明,有时间一本书读两遍,好过两本书读一遍!
⑦ 我之前有发过我自己跟课的老师,再发一次,可以参考,但是我自己选老师的时候,是用了两天时间,每门课挑了两三个老师,选了他们一两节课听下,感受风格,同时多去问问通过的前辈们的看法,信息收集的工作做好,老师才能选的最合适。
⑧ 最后说点我的时间安排,因为在职我基本就是早晚时间,白天上班空隙都是电脑刷讲义背诵,看案例什么的,早上3.45起床到7点钟,分为3个1小时,背书一小时,写题2小时,晚上7-10.30 背书一小时,写题2小时;白天时间就看错题,看讲义,看案例,后来为了听课,早晚上下班改为步行,一方面锻炼身体,一方面耳机听课输入,学习要,身体更加要!当然很多人不能早起,也不一定要强迫,我的意思就是时间是要投入的,至于怎么分配合适,你们可以自酌
困了困了,下次再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