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随笔简书头条文艺大观园
《道德经》(第二十三章)

《道德经》(第二十三章)

作者: Fwx烟雨倾城 | 来源:发表于2019-06-16 19:00 被阅读0次

            [周]老子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不言政令不扰民是合乎于自然的。狂风刮不了一个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谁使它这样的呢?天地。天地的狂暴尚且不能长久,更何况是人呢?所以,从事于道的就同于道,从事于德的就同于德,从事于失的人就同于失。同于道的人,道也乐于得到他;同于德的人,德也乐于得到他;同于失的人,失也乐于得到他。统治者的诚信不足,就会有人不信任。

在这一章里,老子说得道的圣人(统治者)要行“不言之教”。他说,只要相信道,照着做,就自然会得到道。反之,就不可能得到道。

在本章里老子举自然界的例子,说明狂风暴雨不能整天刮个不停、下个没完。天地掀起的暴风骤雨都不能够长久,更何况人滥施苛政、虐害百姓呢?这个比喻十分恰切,有很强的说服力。

它告诫统治者要遵循道的原则,遵循自然规律,暴政是长久不了的,统治者如果清静无为,那么社会就会出现安宁平和的风气,统治者如果恣肆横行,那么人民就会抗拒他;如果统治者诚信不足,老百姓就不会信任他。

纵观古今中外的历史,哪一个施行暴戾苛政的统治者不是短命而亡呢?中国第一个封建中央集权的王朝秦王朝仅仅存在了一二十年的时间,原因何在?就是由于秦朝施行暴政、苛政,人民群众无法按正常方式生活下去了,被迫揭竿而起。

另一个短命而亡的王朝隋朝何尝不是因施行暴政而激起人民的反抗,最后被唐王朝所取代呢?

历史是一面镜子,它反映出的是统治者清静无为,不对百姓们发号施令,强制人民缴粮纳税,那么这个社会就比较符合自然,就比较清明纯朴、统治者与老百姓相安无事,统治者的天下就可以长存。

相关文章

  • 至道学宫《白云先生:道德经到底在说什么》(二十五)希言自然

    至道学宫 白云先生解《道德经》。《道德经到底在讲什么 》第二十三章解读。 希言自然。 上章...

  • 天地无常 德成就

    走马观花道德经(23) 23.道德经第二十三景点——感应之门 第二十三章 天地万物无常生灭变化 希言自然。 飘风不...

  • 初识《老子》第23章

    第二十三章九十二言 【文】 傅奕《道德经古本篇》第二十三章 稀言自然,故飘风不崇朝,骤雨不崇日。孰为此者,天地也。...

  •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道德经》 《道德经》第二十三章开篇便向我们道破了世间法则——永恒,是不存在的。 我...

  • 道德经第二十三章

    道德经第二十三章 原文: 希言自然。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孰为此者?天地。天地...

  • 《道德经》启示录/5

    每周抄写三章《道德经》,这是第二十三周,我会坚持下去。诵读经典,久而久之,总会耳濡目染。 《道德经》一共才五千多字...

  • 节后上班第一天

    【日精进第49天】 一、【学~勤学】 ①日常课诵 诵读《道德经》第二十三章和注解一遍,《京瓷哲学》第二十三条,《定...

  • 对《道德经》中“不争”的理解

    读《道德经》,发现老子很是强调“不争”。“不争”这个词在《道德经》中出现了七次(第三章、第八章、第二十二...

  • 每日学习分享

    5-90/Day56/有效学习,从每日复盘分享开始 【2022.3.12/个人成长篇】《道德经》第二十三章 【一】...

  • 2021-12-26

    透支情绪,便被烦恼所扰 《道德经·第二十三章》中讲:“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狂风呼啸,不会终日不停;暴雨倾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第二十三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sogf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