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捡废品是一种环保方式
快递的包装纸盒,喝完饮料或矿泉水的瓶子,还有一些旧书草稿纸,堆在家里占地方,于是我常常会放到楼下的垃圾桶旁边,省得捡拾的老人们在垃圾桶里翻半天。
有一些老人过来,很方便地拿走了这些垃圾,放在自己随身携带的袋子里。对他们来说,可以增加一些收入;对于环境来说,却是大有好处的。
想一想每家每户每天要产生多少快递垃圾,塑料垃圾,还有一些路边、公园、娱乐场等许多公共场所,如果没人捡拾,堆积起来是很可观的。
曾经读过一篇文章,一位艺术家用塑料垃圾做了一个庞大的雕刻作品,看起来好像正在向大海里倾倒一车垃圾,给人很大的视觉冲击感,目的是提醒人们提高环保意识,不要乱丢塑料垃圾。
所以,亲戚迷上了捡废品,不是什么丢脸的事情,而是环保意识的一种体现。每一次的捡拾,都是对环境的一次爱心抚慰。

2.捡废品是一种新型运动方式
现在有一种新型的运动方式——plogging,意思是一边慢跑,一边捡垃圾。据测试,这种运动比单纯的跑步要燃烧更多的卡路里,所以对人的健康更有好处。更重要的是美化了环境。
这个运动的创始人是一个叫埃里克·阿尔斯特伦(Erik Ahlström)的瑞典大叔。当他在2016年搬回离开了二十多年的斯德哥尔摩时,喜欢跑步的他却发现周围充斥着大量垃圾,这令他很不爽。让他更觉得荒唐的是,竟然没有人把它们捡起来!
于是,这位瑞典大叔干脆带上垃圾袋,边跑步边捡垃圾。渐渐地,越来越多的人效仿他,并为这项新运动取名plogging,他们自己也成了plogger。
每天早晨,手拿一垃圾袋出门,一边慢跑,一边捡拾身边的垃圾。渐渐地,你的精神头更足了,环境也更友好了,这是双赢的运动。
而且人越多,你就越有乐趣,人会相互感染,能迅速清理出一大片区域。
亲戚八千多退休金迷上了捡垃圾,可能他不是想挣几个钱,最有可能是他的身体受益了,捡垃圾让他精神倍爽,更有一种“环境卫士”的成就感,停下来不捡难受,所以他不愿停下来。

3.捡废品是一种养老模式
生命在于运动,退休闲置在家,确实会让老人们闲得慌,闲得难受,甚至生病。找点事做,反而让他们更有精神,所以就有了发挥余热、重新返聘上岗的养老模式。
我认为,捡废品也应该是一种就业方式,一种自由职业,只要能让自己动起来,身心愉悦就好。
曾经有一位金融专业毕业的大学生,他毕业后没有应聘到大公司去工作,而是选择了乞讨。他说如果同时从写字楼出来两个人,他能准确地判断出,跟哪一个人乞讨的成功率更大,而且他也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分析过,哪个时间点乞讨的回报率更高。在这一行他干的挺成功的。
职业没有贵贱,捡垃圾并不丢人,只要是自食其力就好。
今天在公交车上听见一位女士打电话,说她的亲戚所待的老年公寓又涨价了,从五千涨到六千多,看来不是每位退休老人都能负担得起老年公寓的费用。
这位亲戚八千多的退休金,自然不必忧虑住不起老年公寓。可能他是未雨绸缪,也许过几年费用更高,他要趁自己身体硬朗多攒点钱,不给儿女增加负担。
亲戚捡废品给自己寻到一种舒服的养老模式,不仅能增加收入,而且有益于身心健康、环境和谐,是一种放眼将来的有意义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