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
和顺银匠|失落的传承

和顺银匠|失落的传承

作者: 行走的鸽子 | 来源:发表于2021-01-17 20:43 被阅读0次

图/文:HEPING

1、银饰,古镇惊奇

和顺古镇的迷人之处,是横街窄巷之中常有意想不到的惊奇。

如今,我挎着相机,去寻找“妈妈的味道”。经过卖松花糕的小摊,小街里的“阳温暾老茶馆”,“茶和壶的故事”,古镇街上的优雅小店,让人目不暇接。

沿着热闹的主街前行,由北往南,人越来越少。快到财神殿,不意被墙上一个牌子“砸中”:尹记寺脚银坊。

我往前走了几步,却不由自主地停住折返,一时忘了“妈妈的味道”。

这个自称“四代传承”的银坊,却大门紧闭,轻轻敲门,推开,眼前是一个小庭院,白色墙边,阳光下粉色的茶花开得正盛。

楼梯下角落,但见一人在老木凳上拾掇,全神贯注,手上火焰笔蓝色火柱喷在小小的银球上。

蓝色火柱喷在小小的银球上(摄影:杨和平)

一会儿,才抬头。这就是作坊的主人尹文富,“叫我尹银匠可以了”。

我知道,尹家是和顺八大姓氏之一。尹师傅说他祖上明洪武年间就到和顺,至今算来是第二十二代了。

他停下手上的活儿,说,做银器的手艺,是祖上传下,到他是第四代传人。他初中毕业,从父亲那里学艺,银器饰品一做就是三十多年。

尹师傅说,他通常在数步之遥的老宅工作。在和顺古镇,本地人开的银饰店,现仅他一家。虽还有其他店,但都是外地人来开的。所以提起“尹记银饰”,当地人便都知道。

但尹记银饰,其实并无店铺,来买银器的,都是直接到家里来的,靠的是口碑相传,“我也没有样板给他们看”。他做的大多是长命锁、脚圈、手镯一类童锁童镯,来订制的人,特别给孩子求个幸福、富贵的吉祥意头。

给孩子求个幸福、富贵的吉祥意头(摄影:杨和平)

至于外地来的旅游者,看到这些精巧饰品,也会参照喜欢的样式,加上自己的想法,订制相应的饰品。比如有个演员,要求在饰品上刻上“金箍咒”,尹师傅就在上面一字一字地敲上。顾客不但国内有,而且欧美都有人通过邮件、微信来订。饰品的民俗特色和吉祥寓意,是它引人之处,正好做纪念品或礼物。有厦门客人买回去后,又微信再为女儿订做一副,然后快递过去。“我的价格公道”,如此,或者其利虽微,但却造福他人。

2、工匠,心无旁骛

大凡工匠,必有很多讲究。尹师傅说,制作好的银饰,从选银料开始,“一定要选质量好的银料”,融银、锻打,最后洗银,还要抽丝、焊接、手工扣环、敲铃等多个工序。但外人不知,这些看上去精致有趣的饰物,对工匠来说却是枯燥、繁琐,且颇费精力和眼神的工作。老子说,“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做银饰虽不是什么大事,但尹师傅说,他除了休息外,天天都在他的作坊里,重复着这些纯手工制作。

要让银饰色泽好,有细心观察者说,还有一道工序“洗银”:将焊好的银饰与乌梅放到锅里煮,用清水漂洗后,再用皂角壳进行清洗。这样做出来的银饰,既有好的色泽,又不会伤害皮肤。

尹师傅看来耐得住寂寞,内心笃定,着眼于饰物的每一个细节。金属就如此在他的手作中,升华为艺术品。不时会有人将祖辈从尹记买回的银饰,送回来保养翻新,代代相传。

老子说,“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摄影:杨和平)

他说,虽然门外挂了个牌子,但他平时不在这里而在离这不远是他家老宅工作。

我好奇,到底尹师傅在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工作。师傅也不说话,停下手上的活儿,乐意带我去一看究竟。

3、老合院两代人

尹师傅带我穿过一处名为“心玥·素影”的时尚客栈,然后拐进他家的老宅。

尹家老宅(摄影:杨和平)

这是一个两进的合院,有200多年的历史,是尹家祖传下来的老宅。与和顺大多的老宅一样,时光在这里留下了它们的影子,周围散放着不用的杂物,一堆柴火,一张小凳。祖堂上供着祖先的牌位。很容易就错过的一扇小门,里面就藏他的作坊。也不复杂,炉子、铁锤等工具散落在墙边、地上,一个圆柱工作台。

“一切手传工艺,皆由口传心授”(摄影:杨和平)

记得香奈尔首席鞋匠说过,“一切手传工艺,皆由口传心授”。我想象着师傅如何在这里融化他的银子,敲打出那些精致的银饰。想起传承,我问尹师傅,你的手艺打算传给儿子吗?

尹银匠的手艺,会传到下一代吗(摄影:杨和平)

尹师傅摇摇头。他说,刚才经过的客栈,是我儿子七年前开的,他有他的事业,所以我们从来没有谈过手艺传承的事。

回到客栈,我们见到了他的儿子尹涛章。一个头戴鸭舌帽,衣着堪称时尚,但又得体的青年人,手上正翻着一本余秋雨的精装本《中国文化课》。四顾眼前客栈,很强的设计感,让人眼前一亮,我说,不错,挺有品味的啊。

儿子对工匠精神,有自己的理解(摄影:杨和平)

说起父亲的手艺,儿子说,因为银饰这种传统的工艺不挣钱,又看到和顺古镇的未来发展,所以他选择经营客栈。在他们家的宅基地上,他请一位四川的设计师设计了这个客栈。旁边的尹家祖宅,反倒成为住店客人的参观点,仿佛一个民居“博物馆”。

据来过的客人说,在这里的画室和茶厅,与尹先生聊和顺,喝他自制的梅子酒,“是住店的一大乐事”。

客栈“心玥·素影”(摄影:杨和平)

我惊叹古镇深处,竟有如此现代、精美的一处客栈。

但我心里仍然想着,尹家祖传的手艺,到他儿子这一代,难道就此戛然而止?传统的手艺,难道就此随风而去?

我走上客栈的三楼天台,这里有很好的视野,看出去,可以俯瞰和顺古镇,一处处老宅的屋顶,形成很好的构图,黄绿色块交杂的田野,逐渐过度到更远处的蓝天,那里云絮飘飘。客栈设计、建造中透露出的每个细节,原也是一种“工匠精神”。

“心玥·素影”寄托着下一代的梦想(图:booking.com)

我举起相机,按下快门。心里想的却是,世事如云,世界永恒不变的,就是变化的本身。

一切地广天宽。

还有“妈妈的味道”*,仍然是我的念想。

通向尹家老宅的门(摄影:杨和平)

* “妈妈的味道”私房菜:和顺古镇的一个知名餐馆。

(2021.01.17, Guangzhou)

相关文章

  • 和顺银匠|失落的传承

    图/文:HEPING 1、银饰,古镇惊奇 和顺古镇的迷人之处,是横街窄巷之中常有意想不到的惊奇。 如今,我挎着相机...

  • 侯银匠

    汪曾祺 侯银匠店是个不大点的小银匠店。银匠店出租花轿,不知是一个什么道理。侯银匠中年丧妻,身边只有一个女儿侯菊。在...

  • 梦中的银匠

    小镇偏远,三面有海,一面环山。镇中盛产银器,雕琢精良。许多旅人乘车马舟船慕名远来,鉴赏佳作,见识工艺。 姑娘住在小...

  • 月中的银匠

    我只是看着路 走路 月亮在头顶 洒下叹息一般的月光 独享这初夏的凉风 精心打造一尊菩萨 挂在胸前 祈祷今生今世的情...

  • 冯银匠

    小镇老街的西头有一家银匠铺子,因为这一家人姓冯,铺子就叫做冯银匠,这既是好多个人的名字,又是镇上人对铺子里老人的尊...

  • 《小银匠》

    京城一家奇货居来了一个打银饰的小师傅。 芳龄二八,生的清秀。 每天 当 当 当,打出的银饰款式特别,花纹新颖。 每...

  • 贾银匠

    六十年代,大西北的饥荒越来越窘迫,许多年轻人选择离开家园,另谋生死。 贾银匠便是其中一个。贾银匠做得一手打银铸金的...

  • 侯银匠

    作者:汪曾祺 白果子树,开白花, 南面来了小亲家。 亲家亲家你请坐, 你家女儿不成个货。 叫你家女儿开开门, 指着...

  • 女银匠

    女银匠 我活得粗陋,从不精致 多年前,L老师指着我的几首诗说: 你的审美观很好!要保持 那时的我对写作还是懵懂的,...

  • 昏官抵罪案(上)

    浙江绍兴有个程家庄镇,镇上有家祖传手艺银匠,传承人名叫程全,程全父母亡故,身边唯一有个亲妹妹,名叫程婉姑。这年,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和顺银匠|失落的传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srza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