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魏千洛
本是一件很细小的事,却得到很多反省。
先说一堆错误,再说可以优化改进的地方。
去上易经课。
帮领胸牌的师姐本次没有来。
我去领胸牌。
通知12.12,13:30开始领胸牌。
我在北京,课在天津。
提前百度查路线,北京到京津新城有3趟车,7:30,14:00,16:00。
我想着我处理完事,大概最快能赶上14:00的车。
于是赶紧打车一路赶。
到站点13:40多。
当时有点莫名的小不安,万一错过14:00的车怎么办?
然后...第一个bug突然而至。
14:01了,车都没来,一边等,一边查,查完14:00的车是加班车,只有周末有,今天没有。
于是,给一位师姐打电话,她计划开车前往,我问能不能搭车。
答复17:00出发,我觉得略晚。
决定还是等16:00的车。
找了一间咖啡馆,一边等一边办公。
到天津酒店大概17:40。
看到一堆人排队,一眼看到几位熟人,然后开心地一起排队签到。
第二个bug。
排了大概5分钟,觉得有点不对,就问,这里是排签到么?
答:不是啊,这里办理酒店入住。
额...可怕的思维定势。
赶紧问清签到处,一路飞奔。
遇到了第三个bug。
办理签到的老师下班了。此时刚刚18:00.
我试图交涉,争取加快办理,未果。
我只问了开始时间,忘记问签到结束时间。
虽然老师们都在,但是人家不办业务了。
尴尬。
只能第二天早起,赶7:30签到。
谁料本期学生2000人,我领到的号排到了880号之后。
尴尬。
离老师很遥远。
这个bug是延续后几个bug而来,是前几个bug的结果。
拿到胸牌,我在群里发了一下我的位置。
其实应该告诉大家固定的领胸牌的地点。
第四个bug。
这么一件小小的事,中间就出了些许bug,老实说,十分汗颜。
以前从不会去想,这么点小事,咋还能办错了呢?!
当然,会发生,而且还真的发生的。
好好运营的思维应该是,找到每一个接触点,优化它们,从而做到整个链条上的优化。
比如:我们出去吃饭。
如何评价一家餐厅给用户带来的体验呢?
1.漂亮的装修
2.亲切的问候
3.好吃的菜肴
4.离开的满足
中间每一环节又可以拆出很多可以优化的细项。
然而,这些都不要紧,重点是,在每一个接触客户的机会上,令客户满意。
环节拆分越细致,用户体验越好,真的不怕不好,就怕不用心。
额,反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