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亲子教育
真是谢谢了,你的教育才是我最大的悲哀!

真是谢谢了,你的教育才是我最大的悲哀!

作者: 方雅性格完善_ | 来源:发表于2019-11-02 14:34 被阅读0次

在我的印象里,冷嘲热讽是父母的强项。

我的弱小,换不回他们的同情,倒是极易引起他们的愤怒。

即使他们面对外人宽容礼貌,可是一旦面对我,总是可以轻易的变成一个残暴的独裁者。 是啊!独裁者对于弱势群体的欺压,从来不需要有任何成本。

爱的表达,在“阶级”的差异里,总会变得暴力不堪。

你知道吗?你费尽心力的教导,也许会变成对孩子的悲哀。

01、成长的岁月里,羞辱是最大的动力。

林子,是我的一众朋友里罕见的“高知妈妈”。

在那个众人早早为了高考而奔波的年代,她已经被保送至重点大学,本硕连读。

毕业后,林子选择嫁给爱情,做了全职妈妈。

在我的印象里,她总是温文尔雅,大方内敛。

她对待所有的人和事,都特别有修养,带着十足十的宽容。

可是,12年后的今天,她却被孩子冠上“恶妈妈”名号。

有一天,她红着眼睛,极度委屈的告诉我:

“我为了家庭,放弃了自己的事业,全心全意的培养孩子,可是他,我宝贝10年的孩子,居然跟我说,妈,我求你了,你放过我吧。”

说完这句话,林子瞬间泣不成声。

我并不没有着急的安慰她,而是等她冷静下来,才问道:孩子对你讲出这句话的之前,你对他说了什么?

她满脸诧异,细细思索之后,一脸愧疚地说,我说他: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你气死我算了,我怎么会有你这样的儿子?

我拍拍林子的肩膀说:我记得上学那会,有个老师只说了你一句有点笨,你可是记到今天。

听完这句话,林子什么都没说,只是默默低下头。

其实,很多时候,越是亲密的关系,爱的输出,越容易带着暴力。

02、童年奠定人生的底色,你亲手描绘孩子未来……

成长的岁月里,每个人的身边,都有一个“别人家的孩子”。

每当谈起“别人家的孩子”,父母总是带着轻蔑的白眼、失望的叹息。恨不得用上所有的“冷嘲热讽”,因为在父母的眼里,羞辱是激励,更是动力。

他们怕你没有反应,引起不了重视。

你的哭闹、泪水、反抗,落在他们的眼里,不过是一种判定“教育有效”的特征。

通常情况下,你的反应越激烈,他们就越觉得这种方法有效。

但是,惩罚式的“羞辱”怎么可能换来“完美的成长”?

我们都知道,家是孩子唯一的避风港,当避无可避的时候,孩子潜藏在性格里敏感、低安全感、自卑等负面情绪都会被召唤出来,结成一个保护伞,保护自己。

虽然,人们对于“心理教育”与“家庭教育”已经越来越重视,可这一点恰恰又是最令人失望的地方。

无论面对任何事,一旦与“学习”“未来”“发展”这些现实的问题摆在一起,一切立刻变得微不足道。

家长们口口声声在意的孩子的未来,殊不知,这些“未来”早已潜藏在你向孩子传递的价值观里。

 

03、“教育”不是奇迹,“成”要这样开始……

92岁的美国航海界“华人船王”赵锡成,在世人的眼里,他似乎创造了一个奇迹,自己6个女儿中,有4位毕业于哈佛大学。

他的大女儿是美国现任运输部部长,小女儿则被美国主流媒体列为“50位杰出亚裔企业家”之一。

有些人会觉得,这样的家庭,培养出这样的一批精英根本不足为奇。

可是,被大多数人忽略的是,精英只是表象,在赵锡成的孩子成长的背后,是“自我价值”不断完善与肯定的过程。

赵锡成的太太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总是鼓励孩子们自己寻找一个方向,然后自由的往前走。

孩子来到世界的一声“哭喊”,预示着父母其后源源不断的苦难,也就是说孩子的降生注定背负着使命。

生活中,很多父母都会忍不住在孩子身上,投注自己的希望梦想。

可是当他们着急的催促孩子成长时,却忘记了,一个人享受到的“教育资源,包括学习习惯和态度,很大程度都是来源于原生家庭。

04、为什么悲剧总是与原生家庭捆绑在一起

许多悲剧的命运,往往也与原生家庭捆绑在一起。

中心的来访者小文,虽然已经25岁,可是当老师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他长时间的低头,不敢与人对视。老师拿给他一块点心,他立刻低着头露出一张 笑脸,模样看上去,仿佛是十几岁的小孩。

他的母亲哭着告诉老师,15年前,小文的爸爸出轨,争吵最凶的那几年,家里总是充满了争吵,有时甚至是暴力的拳脚。父母离异之后,小文就变成了今天的样子。

无论任何人,一旦面对亲近的人,总是疏于对情绪的管理。

对于很多父母来讲,孩子是他们自尊的映射,所以一旦犯错,家长总是习惯冷嘲热讽恶语相加,事实上,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是对孩子一种极大的伤害。

在孩子的潜意识里,父母伤害他们,往往是因为“自己做的不够好”,他们无法分辨哪些是因为“父母自己的情绪”,哪些是因为“别人的迁怒”。

其实,身为子女,本来就没有义务完成父母的梦想。所谓倾尽心血的规划,不过是一条“你认为正确的道路”,其实孩子早已是一个独立的灵魂。

所以,千万不要让你的情绪影响孩子,所有的悲剧,不过是来自于身为父母的“焦虑”。

童年经历奠定了人生的底色,原生家庭里的创伤来自于你带给孩子的“记忆”。

不要让你的教育成为孩子最大的悲哀,请努力成为一个快乐、勤奋、怒力的人。

当你足够好的时候,孩子将成为你最大的模仿者

相关文章

  • 真是谢谢了,你的教育才是我最大的悲哀!

    在我的印象里,冷嘲热讽是父母的强项。 我的弱小,换不回他们的同情,倒是极易引起他们的愤怒。 即使他们面对外人宽容礼...

  • 麻麻的三行小诗(13)

    1 玫瑰花凋谢了还会开, 毛绒熊不见了还能买, 把一颗真心弄丢了才是最大的悲哀。 2 鲜花总是插在牛粪上, 牛粪会...

  • 一线教师的无奈22

    当老师比老总都忙,这真是教师的悲哀,这真是教育的悲哀。 我们的教育为什么要有这么多无谓的折腾?我们的教育为什么放下...

  • 这才是人最大的悲哀!!!

    “袁隆平爷爷70岁高龄还在学习英语和弹吉他。杨丽萍奶奶60多岁还坚持每天练习孔雀舞到凌晨并登台表演。钟南山爷爷80...

  • 希望是产前最后一篇

    话说都已经2018年的2月份了,我还是没有生。 期间的各种等待无奈就不说了,真是等到花儿都谢了,谢了又开,开了又谢...

  • 说到教育,我为什么总是禁不住满怀忧伤和甜蜜(1)

    我时常觉得,今天教育最大的悲哀——我们培育的不是生机,而是死气。 人世间最大的悲哀可能是:终于学会当父母了,可是孩...

  • 没有子女才是人生最大的悲哀

    没有子女才是人生最大的悲哀。不信你去养老院看看就知道。都说高级养老院是有钱人住的地方,这话一点不假,可这高级养老院...

  • 写给我的奶奶刘桂英-下篇

    人死了,这不悲哀,活着的人才是最大的悲哀。 我上初中的时候,语文课讲到庄子,说这个人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庄子妻子死...

  • 2018-09-13

    蝶恋花 花不谢 我不走 花谢了 我不留 一生只为你守候

  • 三行文

    终是桃李谢了木 没有你 哪里才是我的归宿 2018/9/12——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真是谢谢了,你的教育才是我最大的悲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sxqb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