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一个关于教育主题的分享会上,老罗,一位资深的反主流人士,分享了他儿子在小学4年级时退学的故事。孩子是去年退的学,如今刚好一年。这一年都在家里,由自由职业者的爸爸陪伴着学学玩玩,进行家庭教育。
分享会很热烈,参会的以学校的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人群为主。有人说:“中国的教育如足球,每个人捡着都可以踢几下”,这是真的。每个稍微关心教育的人都可以数落出一大堆现有教育体制的问题。因此,分享会看起来适得其时:既然现在的不好,我们就去找别的路走嘛。
这个“别的路”,现在大致有这样几种普遍的理解:
改变教育的方法: 中国的教育很烂,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学生不知道“critical thinking”(“批判性思考”,西方教育里最喜欢强调的话)。对应此, 兴起了一些学校,或是一些项目,改变教学方法,让学生不仅是“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让学生除了学会思考,还要学会“批判性思考”,与国际接轨;
变着路子通向大学:怎样安排好孩子未来的路(不管是退学或是不退学)。教育为孩子的将来铺路,退学了还是要补数理化,为以后回到学校做准备;要么就学好英文、做好各种社会实践(因为外国学校录取喜欢看社会实践活动),为以后出国做准备;
最后一种是要改变却觉得很难的无力感,列数各种资源的缺乏,由于各种的“缺乏”,而感到“要改变”的无力。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和事业,不可能每个人都让孩子退学在家搞家庭教育;我们自己也不是硕士也不是博士,英文也不太好,数理化更是无法辅导,在家教育,我们自己无法胜任;孩子退学了怎么办,上私立学校花钱,以后要出国,不是每个人都有那个经济实力,况且出国就一定是孩子需要的吗;我们很欣赏你勇于挑战的做法,但是,改变是需要胆识的,不是每个人都具有那样的胆识的......"
最后一个问题,关于“缺乏”,有很多的考量,都可以多多少少的理解,现实的客观条件确实有很多的限制。 可是谈到了“胆识”问题,这是一个思想层面的问题,和思想认识相关,而思想观念的改变是行动的开始。我在想,我们是真的没有“胆识”吗:我们很有“胆识”来决定孩子周末也要补课,外加至少3个以上的业余班;我们还很有“胆识”要给老师一个红包或购物卡,要自己的孩子受到特殊照顾;我们还超级有“胆识”钻头觅缝地把孩子送进重点学校里,以盼他日能高中榜首。
回到分享会来,分享者在分享会开始准备了一个世界观调查问卷,试图做一个引导。其中有一个问题是这样的:“你是怎样判断一个事情的对错的?”
我们认为对的事情,往往会鼓起勇气,拿出“胆识”,即便没有也条件也要努力创造条件去做。所以问题的关键是“你认为什么是对的”。当你判断对错的依据不同时,事情的结果往往不同,甚至截然相反,也会决定你选择那条路的“胆识”。例如, 给孩子很多补习班,希望他/她可以成功,是因为我们爱他/她,可是我们“爱”的方式是正确的吗?你怎么判断,万一(我说“万一”,其实这种可能性可能很大)这种爱的方式是错误的呢?你坚持做,你的力量从哪里来?是不是来源于你一直认为这样做是“对的”,我想。而如何判断对错呢,就显得很关键重要了,需要我们去思考。
讨论中,好像并没有真正的把“判断对错”纳入考虑与讨论。因此,常常见自相矛盾。有时候我们觉得“孩子的快乐很重要,我们安排不了孩子的未来”,但是我们又担心孩子的未来;我们看清楚了“现在这样不好,但是我们又由于各种“缺乏”,缺乏“胆识”,不能做出改变,只能束手就擒;就学习方法而言,我们是需要“退学”来换个critical thinking的学习方法,听起来就很呵人;我们分享国外教育强调“爱”孩子,所以我们要努力把孩子送出国去,要每天给孩子上很多英文课(看看很多国际私塾就知道了,什么都可以不学,一定要学英文;),但是忽略了把年幼的孩子送得远远的,本身就是脱离了家庭的“温暖”和“爱”的;年长上出去上大学的要拿到国外大学的Offer,考SAT,也是要脱层皮的呀。
在没有对”如何判断对错“进行过思考时,来谈论我们有无“胆识”来选择,不太好理解。我们的精力与“胆识”,现在看来,大都用在了这个社会预设好的路上,我们跟着走,这条路上的所有困难,我们都有胆识来解决。
因此,我们是没有“胆识”改变,还是缺乏思考与基本认知呢。可以眼见,很多的人的所作所为,因为不思考,只愿意按照已经预设的路子来消耗自己的人生并安排自己子女的人生,成为没有思想、愚拙的盲从者。
言至此,所有要想说的是,我们首先需要思考,思考一些基本问题,我们怎么判断对错,我们怎么面对死亡,好,到最后,到人是什么、人生是生命、教育是为什么等议题上来。对,这些是哲学的议题,我们需要思考。不是事事都要往哲学议题上靠,不是说要吃不吃冰淇淋,也需要思考哲学,但是,教育这个问题,我们必须需要思考哲学议题。
一位思想家说:哲学问题不解决,永远只能引入而不能创新,永远不会有自主性的创造性地研究。教育也是,哲学问题不解决,永远没有自主性的人生,退学不退学,出国不出国,critical thinking 或恭维性思维,都一个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