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

作者: 春山雨 | 来源:发表于2018-11-27 08:28 被阅读241次
茯苓

茯苓的药用史:

东汉以前茯苓以整体入药,东汉的《中藏经》始载茯苓皮入药,东晋始有茯苓、茯神之分。

白、赤茯苓的记载始于南北朝时期的《本草经集注》,其功效明确于唐、宋,其归经阐明于金、元,并在明清时期得到发展。

茯神木始载于唐代《药性论》。历代本草对茯苓的描述和附图与当今的茯苓原植物基本相符。

茯苓功效与药理:

甘、淡,平。归心经、肺经、脾经、肾经。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性状鉴别:

1、茯苓个:为完整的菌核体,呈类球形、椭圆形、扁圆形或不规则形团块状,大小不一。外皮薄而粗糙,棕褐色至黑褐色,有明显的皱缩纹理。体重,质坚实,断面颗粒状,有的具有裂隙,外侧淡棕色,内部白色,少数淡红色。无臭,味淡,嚼之粘牙。

2、茯苓皮:为削下的茯苓外皮,外面棕褐色至黑褐色,内面白色或淡棕色,体软质松,略具弹性。

3、茯苓丁(块)、片:为去皮后切制的茯苓,呈丁(块)、片状,大小不一,平滑细腻,白色。带棕色或淡红色部分—赤茯苓;白色部分—白茯苓。

4、茯苓卷:茯苓个切制成卷,呈卷筒状,白色,无边皮。

5、茯神:呈方块状或类圆形,附有茯神木(松根)质坚实,色白。

相关文章

  • 茯苓+甘草

    (茯苓, 甘草) 共18个方剂使用: 茯苓甘草汤,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茯苓四逆汤,桂枝去桂加茯...

  • 茯苓

    茯苓的药用史: 东汉以前茯苓以整体入药,东汉的《中藏经》始载茯苓皮入药,东晋始有茯苓、茯神之分。 白、赤茯苓的记载...

  • 茯苓与土茯苓

    在广东日常见到用来煲汤的土茯苓是黑褐色的外皮,非常硬,拿来煲汤的话,还要麻烦店家用刨子刨成薄片,那煲出的汤带藕红颜...

  • 《天年》

    茯苓,不是土茯苓的“茯苓”。土茯苓是去湿热的,营养过剩去湿热的。但我们这个茯苓是松树上结的那个真菌块,菌块。把它切...

  • 茯苓

    在很久以前,孟婆还不是孟婆,是一株三生石旁的茯苓草,汲取灵气幻化成形。新上任的阎王便让她和彼岸花一起掌管黄泉路上的...

  • 茯苓

  • 茯苓

    茯苓利水健脾、宁心,归心肺脾肾经。

  • 茯苓

    寄生于屋檐,会染上月色的寒凉 寄生于松树,受生 木制的柔软与风骨的坚硬 寄生于人间的人 夜夜。被梦枕的尖叫惊醒 抱...

  • 茯苓+桂枝

    (茯苓, 桂枝) 共15个方剂使用: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茯苓甘草汤,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麻黄升...

  • 很久没有絮絮叨叨

    “你叫茯苓?是茯苓的茯,茯苓的苓吗?” 从初中开始,就有人这么问。 我的内心毫无波动,甚至还有点儿想喝点莲子茯苓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茯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tuw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