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职业蛙Careefrog在知乎专栏的第63篇文章。
最近向职业蛙追溯过往大学生活遗憾的知乎朋友们特别多,大都是刚进入职场的年轻小伙伴们,也许“不惜寸阴于今日,必留遗憾于明日”的事情特别容易让人感慨吧。
曾经还在大学的时候,常听到已经工作的人,告诉我们,好好珍惜在大学的时光,我们不以为然。当自己也真正走向工作的时候,才对当时的话有些许体会。还在读书的时候,很少有过来人告诉我们,从大学走向工作,需要有一条职业建构的路,否则猛烈地脱离大学直面职场时,往往无所适从。
当很多大学生毕业之后才确实意识到这个问题,每一批应届生中至少90%是无职业规划的。所以小蛙今天想从职业发展的角度来分析一下在大学里最遗憾的事,同时也给各位大学僧朋友一些相应的建议。

一、经历了很多,却缺少对自我的观察和分析
事例
在大学生活里,我们喜爱参加社团的篮球比赛、辩论比赛,我们喜欢在小组作业中担任leader、PPT制作者、PPT演讲者,但我们仅仅将这些活动作为自然而然发生的大学生活,从未将它们和自已联系起来,致使我们在求职阶段依然对自己的兴趣爱好擅长与否不甚了解,这就是典型的没有自我分析意识。
分析
大学里的自我定位和分析是职业发展的第一步,包括优势劣势、兴趣爱好、专业积累程度、主导价值观等等,这些都会在为我们以后选择职业时提供极大的帮助。
职业蛙建议
1、列出我们在大学中频繁参与的活动,分析这些活动吸引我们的原因是什么,通过分析自己喜欢的活动来逐步确认自己的职业方向
例如:喜欢参加辩论赛,原因可能是喜欢参与重视逻辑思考的活动,那么法务、数据分析、金融分析等需要逻辑思维的职位可能适合你。
2、寻找平日兴趣爱好所在,可以从细节入手
例如:非常喜欢给室友进行穿衣搭配,可能是因为你注重美感和设计,那么设计师、色彩搭配师、活动布展人等一些跟美学、设计、色彩相关的工作可能适合你。
3、思考自己在大学平常日子中最优秀的事和最失败的事分别是什么
例如:最优秀的事是多次在杂志中发表了自己的文章,擅长文案工作,文学底子深厚。而最失败的事是不善于沟通,不懂得如何更好地交流。那么你未来的职业方向可以朝着文案、编辑、策划等方向发展,而非销售、客服、采购等岗位
4、分析自己对哪一些同学及他们的行为更为欣赏,欣赏的点是什么,对哪些人更有认同感,来大致推断一下自身的价值观
例如:更喜欢和喜爱艺术的同学在一起玩,而不喜欢和经常参加政党性学校会议的同学在一起,那么建议以后不要朝着太过政党、严谨的工作发展
5、可运用一些经典有效的方法,例如SWOT分析法,或者做一些有效的测评,可以从多层面对自己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二、没有充分利用大学时光实践(大学期间我们自由度更高)
事例
大学四年给了我们七个寒暑假,有些人选择进入春招实习,有些人选择旅游,有些人选择在家里日夜颠倒地生活。现在再看看很多人的简历,在“工作经验”或“社会经验”这最重要的一块,有何可写?没有去过500强企业实习,没有在知名媒体学习,没有跑过国内二十几个城市,连大学里大型志愿者活动也没有参加过。
分析
大学生的身份,其实是被社会一定程度上包容的。意思是我们比别人时间更多,比别人犯错成本更低,比别人专业能力要求更低,而大学时光的实践,是我们大学生活中最重要的一块,我们却没有去充分地利用。
职业蛙建议
1、在犯错成本偏低的情况下,多参加大型校园,丰富自己经历和人脉
2、在比别人专业能力要求更低的情况下,寒暑期及时关注大型平台的实习招聘信息,争取在较大的平台得到实习经历。信息平台可以参考公司官网、拉勾网、应届生求职招聘网以及很多实习推荐平台。也可以关注职业蛙微信公众号careerfrog,职业蛙每天都会为大家推送实习信息。
3、如果没有500强企业、知名公司等学习机会,多参加一些有意义的社会活动和自己感兴趣的娱乐活动,增加今后简历的内容。
三、没有择业意识
事例
没有职业选择意识,在大学四年中我们没有进行职业规划,也没有职业规划意识,甚至在最后选择工作的阶段上,也犯了同样的错误,我们根本不知道职业的分类是什么,也不知道我们对什么职业感兴趣,不知道我们该选什么工作才好,最后随便找了一份“还行”的工作。
分析
我们的职业选项,反映了我们心中对工作、事业的一份憧憬和未来的可能性,往往有较为明确的职业选择意识的人,不自觉地会往这个方向去努力。而在工作初期就做好正确的规划其实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对大部分人来说,越往后走,要想摆脱原已熟悉的职业路径就越困难,成本越高,风险也越大。
职业蛙建议
1、从行业、公司、岗位、自我分析四块去考虑职位的选择,比如:
行业:
问:怎样选择未来发展较好的行业?
答:关注资本走向。(这里主要说的是关注VC、PE的动态)
问:怎么可以了解资本的走向?
答:可以去了解这些投资与创业的门户网站,或者关注他们的微信公众号。也可以去关注国内较出名的投资基金公司的相关投资动态。
公司:
问:我怎么能了解这家公司的发展情况?
答:一是搜集公司的相关新闻和消息。二是去寻找在这个公司工作的人(比如通过linkedin等类似网站,详细方法还可以看我们之前关于networking的这一篇:靠“关系”找实习找工作公平吗? 公平。)二是去面试。在面试的时候,通过面试官的介绍获得更多公司的情况。同时,去面试的时候,你也可以亲身体验公司的办公环境、工作氛围等。
2、早早地开始进行职业规划,可以问问身边亲人朋友,也可以向一些专业的求职机构寻求帮助
四、到了大四,还没有意识到备战职场的重要性
事例
第一,不知道也不关注企业对校园招聘的时间、形式、方法,在工作之前没有关注过任何的职业信息,等到身边的同学都陆陆续续在朋友圈晒起他们的公司地点、企业boss、节日福利的时候,我们慌了,才开始在网上找起招聘岗位。
第二,找寻工作时不注重求职技巧,比如海投简历、下载通用简历模板、随意对待简历内容、面试不做准备等等
分析
备战职场就是从学校跨入社会的垫脚石,尽管我们没有别人那么出彩的成绩、丰富的经历,但是做好备战,同样能够很大程度上帮助我们,而前期不努力,后期还不进行弥补,就是我们在职业发展中最大的遗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