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江东儒帅--陆逊

作者: 智御 | 来源:发表于2017-08-27 15:16 被阅读194次

自古君王无不求贤若渴,而文武双全之才更是万千难得,儒将既能带兵打仗,又可以安邦治国,集文武于一身的全能人才,在众星陨落的历史长空之中,有一颗格外耀眼的儒家将才--陆逊。

默默耕耘

陆逊原是江东大族,十岁时父亲去世,跟从父亲的堂兄庐江太守陆康一起生活,之后袁术向陆康要粮食,陆康认为袁术是叛逆,就不给袁术粮食,袁术派孙策攻打陆康,陆康坚守了两年城破,一个月后陆康也去世了,在城破之前陆康已将其子陆绩、陆逊等族人送往江东,因陆绩尚幼,便由十二岁的陆逊支撑门户。

孙策死后孙权掌权,广招名仕,年仅二十一岁的陆逊应招成为孙权的幕僚。

在兼任海昌县令时,海昌发生旱灾,他开仓放粮救助灾民,组织人员恢复生产,没有因灾情引发动乱,深受老百姓爱戴。

东汉末年战乱不止,许多农民为了逃避赋役而寻求豪强庇护,而豪强则将投靠来的农民组织成武装队伍,而这些武装队伍却成为了东吴政权的隐患,陆逊针对此事,整顿户籍,将青壮劳力招募为私军,其他人则在附近开垦荒地种粮食。

当时有一股势力较大的武装力量,官府无法平乱,陆逊率军配合贺平讨伐反贼,斩首数千,平定动乱。

经过一系列的政绩,得到孙权的器重,孙权便将孙策的女儿嫁给陆逊,成为了亲戚后经常找陆逊探讨国家大事。

平定山越暴动

当时东吴境内有很多山区越族人,他们凭借险要地势自成一方,不听孙权的管束,经常闹起义。弄得孙权疲惫不堪,此时陆逊上书孙权说“如今英雄相互对峙,反贼虎视眈眈,想要打败敌人平息战乱,没有人是不行的,如今山贼为祸,据险而守,如果荡平,并非长远的考虑,可以收编部分精锐为己所用。(“方今英雄棋跱,豺狼规望,克敌宁乱。非众不济,而山寇旧恶,依阻深地。夫腹心未平,难以图远,可大部伍,取其精锐),孙权同意后任命陆逊为右部督。

当时曹操策反费栈,煽动山区越人反抗孙权,陆逊带领士卒前去讨伐费栈,但费栈人多势众,显然打不过费栈,陆逊便多建番号,漫山遍野的插旗子,趁着夜色将士兵分散在山里,四面八方同时击鼓吹号,声音震彻山谷,造成千军万马来袭的气势,果然费栈的人被吓的丢盔卸甲、狼狈而逃,陆逊一鼓作气打败费栈,收编精兵万余人,成功的平定了山越暴乱。

为众人所知

鲁肃在世时劝孙权将荆州借给了刘备,鲁肃死后这荆州就成了历史遗留问题,第一阻碍孙权向西扩张,第二荆州在东吴上游威胁侧翼安全,荆州的问题在东吴越来越突出。

此时东吴名将吕蒙上书孙权计谋夺取荆州,正值孙权替儿子向关羽女儿求婚被拒,立刻同意了吕蒙的建议。(吕蒙见孙权之前与陆逊有过交谈)

吕蒙称病,让陆逊接替吕蒙与关羽为邻,陆逊到了驻地之后先是给关羽写信:听说将军深知兵法韬略,打仗总是可以取得辉煌的成就,建立大功业,虽然是邻国但也从中得到了益处,每当听说将军打了胜仗我都忍不住拍手称快,如今主公令我代替吕将军,可以近距离瞻仰关将军的风采,实在是我的幸事,樊城一战,生擒于禁,这种功勋晋文公的城濮大捷与韩信的背水一战也无法比拟,听说曹操带着徐晃及少量人马前来增援,希望将军可以用奇策击败曹操,我是一介书生,没什么本事,只是想要表达我对将军的敬仰,希望将军能够了解我此时此刻的心情。

先来一通高帽子,关羽一看原来是我的小粉丝,便将防备东吴而留守的糜芳与傅士仁的重兵抽调赶往樊城前线。

陆逊一看荆州后方已经空虚,汇报孙权,孙权暗中调派军队,吕蒙上演了白衣渡江,占了公安、南郡,最终夺回了荆州。

虽然这一役并非陆逊一手所为,但却让原本籍籍无名的陆逊,跃入众人的眼帘。

夷陵--火烧连营

关羽死后,刘备要为关羽报仇,集结大军杀向东吴,刘备面对东吴的多次求和视而不见,一心为关羽雪恨。

东吴众人面对刘备御驾亲征人心惶惶,此时陆逊出任东吴大都督(军事统帅),领兵五万抵御刘备。

当刘备大军翻山越岭来到夷道猇[xiāo]亭时,底下的将领纷纷请战,陆逊不肯,因为此时的蜀军士气正锐,必须将他们的锐气消耗殆尽,才能交战,但是底下的老将领不想这茬啊,认为陆逊怂了,当着陆逊的面议论纷纷,陆逊当时假节那(代表国家和皇帝,相当于尚方宝剑在手,有先斩后奏的权利),就摸了摸剑柄,这一摸底下的人都消停了,起码不敢当面议论了。

刘备一字长蛇的军队绵延几百里,不停的叫嚣,但是陆逊就是不搭理刘备,但是陆逊底下的人看刘备也来了几个月了,有些沉不住气上书请战,陆逊说不行,恐有埋伏,果然刘备看陆逊不上钩,就转移了山谷中埋伏的八千名精兵,东吴的人这时才有些佩服陆逊。

陆逊坚守不出,刘备久攻不下,陆逊就给孙权写信,”说主公你放心吧,刘备这老小子领兵打仗就没怎么赢过,本来防备他水陆两军齐头并进,打我个措手不及,现在看来他放着船的便利不用,只是用陆军步步为营,部署也普普通通,你不用在挂念了”。(陆逊经过几个月的对峙竟然给刘备看了个通透)

到了盛夏,天气炎热,刘备打算将军队迁入深山中,等到了秋天再决一死战,正在这时,陆逊下令出击,结果一座军营也没打下来,此时底下人又有不服气的了,碎碎念叨着,但是陆逊没因这次失败而乱了阵脚,而是让全军士卒带着干草去放火,结果这一下大火烧入蜀军军营,风借火势,火助风威,火烧连营七百里,蜀军兵荒马乱,陆逊下令全军出击,刘备大败,逃到了白帝城,一病不起,黯然离世。(有人会问为何不见诸葛亮现身夷陵之战,因为诸葛亮并不同意举全国之力东征,只能陪太子在蜀国保障后方)

陆逊在刘备逃跑后,并没有乘胜追击,而是撤军,这下子底下的人又嚷嚷上了,为什么不趁着大好形势赶尽杀绝。因为陆逊还在防备着曹操,当追击刘备时曹操可能会乘虚而入,这样江东基业也就毁了,果不其然曹操将军队藏在边境,一看无机可乘,只能悻悻然的班师回朝。

从此陆逊之名响彻魏蜀吴。

晚节不保

孙权老了是昏招跌出,立孙和为太子,立孙霸为鲁王,这本无可厚非,但是太子与鲁王的待遇竟然一模一样,这就使原本太子继位的明朗局面被打破,底下的大臣巴结不上太子的就巴结鲁王,分帮结派。

这种情况下陆逊本着儒家的“忠”字站了出来,劝谏孙权,说太子与鲁王的问题不是小事,主公你的慎重啊巴拉巴拉的说了一大通,孙权不搭理他,陆逊一看孙权不搭理自己,就打算亲自与孙权说道说道这事,结果陆逊被孙权当成了亲和太子一派,这下孙权坐不住了,霍乱超纲还得了,开始除掉太子身边陆逊的亲朋,经常派宫里的人去遣责陆逊,再好脾气的人天天让人说道也受不了啊,比杀了陆逊还难受,最终郁郁而终,时年陆逊六十二岁。

也有说孙权是为了剪除陆逊在江东的势力,为自己的子孙清除障碍,无论何种情况陆逊都没有得到善终,没能逃脱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命运。

陆逊墓

虎帐谈兵按六韬

安排香饵钓鲸鳌 

三分自是多英俊 

又显江南陆逊高

--------------------------罗贯中赞陆逊

相关文章

  • 三国之江东儒帅--陆逊

    自古君王无不求贤若渴,而文武双全之才更是万千难得,儒将既能带兵打仗,又可以安邦治国,集文武于一身的全能人才,在众星...

  • 书生风流之儒将陆逊

    书生风流之儒将陆逊 陆逊字伯言,出身江东大族,以博览书传闻名,二十一岁入孙权幕府主持文秘工作,是三国时期孙吴政权的...

  • 三国演义之吴国名将陆逊

    陆逊,字伯言。三国时期东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历任吴国大都督、上大将军、丞相。世代为江东大族。 陆逊虽是一介书生...

  • 陆逊——猇亭奇功

    一介书生陆逊究竟是如何战胜沙场老手刘备的呢?猇亭之战体现出陆逊怎样的用兵特色?敬请关注三国名将吴国篇陆逊之猇亭奇功...

  • 鲁肃对孙权说过三句话,改变了孙权的命运,让孙权对他感激不已

    鲁肃是孙权的肱骨之臣,与周瑜、吕蒙、陆逊并称为江东四都督。 周瑜赤壁之战打败曹操,吕蒙夺荆州擒关羽,陆逊夷陵之战败...

  • 读书打卡

    今天我读的是《三国演义》。 关羽被杀,刘备征伐东吴为之报仇,却为陆逊所败,退守白帝城。陆逊乃一介书...

  • 从陆逊之死,看打工者的悲哀

    陆逊作为江东四英将之一曾因火烧刘备七百里连营而声名远扬,孙权认为陆逊有超世之功、文武之才,对陆逊是推崇备至,所以陆...

  • 【403】陆逊:逊字何解?这6个成语了解一下

    翻翻《三国志》,单独列传的臣子只有两人:诸葛亮、陆逊,虽然都是父子同传,诸葛瞻也比不了陆抗,但传记就只署陆逊一人之...

  • 中国成语小故事巜独步一时》一一原创

    |文|古白羽 三国刘备是皇叔 争霸天下乃枭雄 岂料败在陆逊手 白帝托孤命归阴 陆逊后辈有名人 陆机陆云陆逊孙 文采...

  • 五绝 火烧连营叹

    白帝猿声急,夷陵火逼营。 江东无俊杰?陆逊一书生!

网友评论

  • f58addc3f9e1:很了不起
    智御: @魔鬼筋肉人njr11 陆逊的确很厉害
  • 携梅:你学历史吗,哈哈
    智御: @携梅 我不是学历史的,只是最近在看三国志,整理后成为文章😊
  • 耕耘生活:厉害
    耕耘生活: @智御 你可以的
    智御:@每日原创特种兵 我最近正在看三国志,名气大的人物不敢比划,怕面太宽写不好
  • Demicat:陆逊,虽名不见经传,然败而不乱,蒙羞含耻而无动于衷👍👍👍
    智御:@抑郁先生_ 陆逊其实是个狠人,只是低调而已。感谢你的阅读,谢谢

本文标题:三国之江东儒帅--陆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upbd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