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与传统文化想法散文
读《汉书》真比吃肉还过瘾,此刻只想痛饮二斤白酒,跟古人干杯

读《汉书》真比吃肉还过瘾,此刻只想痛饮二斤白酒,跟古人干杯

作者: 城市蚯蚓 | 来源:发表于2019-06-09 07:13 被阅读117次

蚯蚓君背了300首杜诗后,发现杜甫诗用典太多,如不查阅典故,理解就总不到位。于是,为了能够更好地理解杜诗,蚯蚓君决定沿着杜甫的读书路走一走,顺便也给蚯蚓君增加点知识的广度和厚度。

蚯蚓君在家庭教师的指导下,开始读《汉书》传记部分了。

自5月22日起,蚯蚓君抓住一切零碎时间读,时有几晚熬夜至凌晨2点。至今半月有余,读了《汉书.高纪帝》《汉书.萧何曹参传》《汉书.陈胜项籍传》《张耳陈馀传第二 》《魏豹田儋韩王信传第三》《韩彭英卢吴传第四 》的第一遍。

阅读过程中,蚯蚓君时常拍桌而叹:哎呀,这情节紧凑,描述精彩,人物个性鲜明,情节严密紧凑,简直比连续剧好看十倍百倍啊!太过瘾了!

古人说《汉书》可下酒,诚不我欺呀!

所以今天蚯蚓君要以白酒二斤,致敬三个古人!

1、第一杯敬苏舜钦:《汉书》的确是上等下酒菜,我先干为敬!

在宋仁宗时期,有个叫苏舜钦的大诗人,被欧阳修称为与梅尧臣并列的“苏梅”。

这个苏舜钦喜欢读书也喜欢喝酒。年轻时,他住在他老丈人杜衍家里。

杜衍是当朝的宰相,很重爱这个女婿。但唯独有一件事很不能理解,那就是苏舜钦每天晚上都要喝一斗酒。

于是杜衍就派人暗中偷看。

这天晚上,苏舜钦正在读《汉书.张良传》。当读到“良与客狙击秦皇帝,误中副车。”时他一拍手喊道:“可惜没有击中,”于是,满饮了一大杯。

后来又读到“始臣起下邪,与上会于留,此天以臣授陛下”时,他有拍桌子吼道:“君臣相遇,怎么如此之难啊!”恨怅许久,又痛饮了一大杯。

杜衍得知真相,哈哈大笑说:“有这等好物下酒,一斗真不多啊。”

于是苏舜钦便以“汉书下酒”闻名于世。

说实话,当蚯蚓君读到韩信背水一战攻破赵齐时,也为韩信的大将谋略所折服。此刻只想干一杯二锅头,为韩信这个战神致敬。

2、第二杯敬苏轼:你尽管抄你的《汉书》,我可以等你到天荒地老

大家都知道苏东坡是大诗人、大散文家、大学问家和大书法家,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中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巨星。他之所以这么优秀,不是天分,而是勤奋读好书和会读书。

苏轼特别喜欢《汉书》,他不仅用他自创的八面受敌阅读法读了很多遍《汉书》,又用三字标题法抄写了三遍,到最后他还能熟练地背下《汉书》。

苏轼读《汉书》,第一遍了解治理天下之道,第二遍是人物的性格命运分析,接着地理格局,官设制度,兵法,还有财货之类,每读一遍他都只专注一个点。这样数遍读下来,也难怪他对《汉书》十分精通了。

苏东坡对《汉书》的喜爱还表现在他抄《汉书》上。

当初他刚被贬到黄州时,朱载上任职教授。两人因诗律结为知己。

一日朱教授来访,报过姓名却久等不见苏。后来终于见到,朱教授问苏轼在干什么,何故让他等如此之久。苏轼说:做功课,抄《汉书》。朱教授很诧异,问:以你这样的聪慧睿智,看书过目不忘,还需要抄吗?苏轼答:我抄书,只抄标题。第一遍抄以三字为题,第二遍抄以二字为题,第三遍以一字为题。而后看这标题便回想整个篇章。朱教授想亲自验证,于是就随机挑字,苏轼都能随即则背出相关篇章段落。朱教授深表佩服。,回去对自己孩子说:聪慧的人尚且如此勤奋,中等智力的人更应加倍才行。

苏轼这八面受敌的阅读法,说白了就是现在所流行的精读。对一本书,跟据自己感兴趣的点进行反复的阅读,甚至到最后能背诵。

讲真,蚯蚓君读完这几篇传记,也的确感受到信息量的巨大,第一遍只能摸个皮毛大概,很多陌生的人名涌进来,光是人物关系都需要再进行专门的阅读梳理,更何况里面的兵法,策略,制度等等了,每个5遍6遍,不做够7,8本笔记,是很难吃透的。

所以,蚯蚓君要向苏轼学习,有耐心有恒心有思考有毅力,认真读书。

3、第三杯致敬冯桂芬,被老板布置家庭作业是人生大幸啊!

冯桂芬是晚清著名的思想家,散文家。他曾经当过一段时间林则徐的学生,后来成为李鸿章幕府的笔杆子。

他的骈文写得很好,古文造诣极高,这其中就有《汉书》一半的功劳。

咸丰年间,他高中进士,在南书房担任翰林编修,也就是现在的书目编辑。咸丰皇帝来到南书房巡视,遇见冯桂芬,便问他:“空闲时候,爱卿拿什么消遣呢?”冯桂芬为了显示自己的好学上进,随口就答:臣无以为乐,以书为伴,平日爱好读点《汉书》。恰好咸丰皇帝也在读《汉书》,一下来了兴致要和他交流交流,便问他有关说诗解颐的内容。谁知,冯桂芬根本没读过《汉书》,一问三不知。皇帝就怒了,让他回原籍读《三年》汉书再来复职。

冯桂芬回家后,并没有专心读书,而是拿着俸禄,拿着官腔,到处吃喝玩乐。三年过去,他回到朝廷复职,心想皇帝日理万机,肯定早就把读《汉书》的作业给忘了。哪知一见面,咸丰皇帝就问他:“冯爱卿,《汉书》读得如何?党锢之争都有哪些人参加啊?”冯玉章又一次答不出来,只好敷衍皇帝:“我读的前汉,这段好像是后汉,我还没读到。”咸丰皇帝更怒了,又命他回家三年精读《汉书》,否则削官为名。

冯玉芬这次再不敢侥幸了,回家后闭门不出,发奋通读《汉书》,用心理解书中的治世之道,最终成为了一名大学者,还提出了“西体中用”的学术思想。

所以蚯蚓君说冯玉芬还真得感谢他老板,给他布置了这个超难度的家庭作业,他才能静心钻研,从《汉书》中吸取古人的精华,为今所用。

说到这,蚯蚓君内心感受到了一种激励,那就是读书这种事,任何时候开始都不会晚,只要认真勤勉,就一定会有收获的。

因此这第三杯酒,蚯蚓君要致敬冯玉芬,以及无数人生过半仍在刻苦学习奋斗的人们!

延升阅读:

八面受敌阅读法:

当年,苏轼的侄女婿王痒向他讨教读书方法,苏轼回信写了《又答王痒书》。信中他是这样说的:“少年为学者,每一书,皆作数过尽之。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之。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并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如欲求古今兴亡治乱、圣贤作用,但作此意求之,勿生余念。又别作一次,求事迹如实,典章文物之类,亦如之。他皆彷此。此虽愚钝,而他日学成,八面受敌,与涉猎者不可同日而语也。”

这是什么意思呢就?

就是说一本书,尤其是一本经典书籍,它如大海一样包罗万象。每本书都要读几遍。但是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将所有的东西都得到,只能得到自己所需求的部分,所以每一遍读只需专注一个需求点就好,当有多个需求点时,就多读几遍。用这种“八面受敌”法读书,看起来似乎慢顿了一些,但到了学成之日,是那些涉猎者们所无法攀比的。

相关文章

  • 读《汉书》真比吃肉还过瘾,此刻只想痛饮二斤白酒,跟古人干杯

    蚯蚓君背了300首杜诗后,发现杜甫诗用典太多,如不查阅典故,理解就总不到位。于是,为了能够更好地理解杜诗,蚯蚓君决...

  • 韭菜饼,比吃肉还过瘾

    韭菜饼是我喜欢吃的.有段时间早上路过拉面馆我都会买一个当早点。所以我也尝试自己做着吃。韭菜饼真的不是韭菜盒子,厦门...

  • 醉语

    妻问读《水浒》何感,我回复读后只想大口吃肉大口喝酒。中文专业的我,读名著却不以文字为意,实属不务正业。可这确是我真...

  • 春风十里呢,干啥不好

    不过死皮赖脸七年,看着还真挺过瘾。

  • 睡了美女,成了快婿

    “干杯!” 王冰和同事们下班后在酒馆痛饮。 “恭喜王冰升副科啊!” “恭喜!” “恭...

  • 啥时候能去闭个关?

    真~累!呀! 再小扛一会儿~ 秋冬易长肉,小肉一膘膘~ 摸摸可爱的肉肉,比吃肉肉还解压~

  • 白菜和豆腐这样做,比吃肉还香,我家隔三差五就做,一大锅不够吃

    白菜豆腐只会炖了吃?教你个简单新做法,比吃肉还香,流口水了,大白菜这样做,比炖豆腐好吃百倍,比吃肉还香,我家隔三差...

  • 无题

    未来的 那个你 是否活的过瘾…… 听着八三夭的最后的831,总感觉跟干杯的节奏好像,挺好听的多 很多时候觉得生活老...

  • 白酒为何要“干杯”?

    cheers是外国人的“干杯”,但是,大多时候外国人只会抿一小口酒并不会喝光。这和他们的文化有关,大部分外国人视饮...

  • 真过瘾

    赶的刚好,到客户新房子的时候,典礼还没开始。 我停好车,走过去,客户正坐在屋里招待客人,我把红包递上,说了句:恭喜...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汉书》真比吃肉还过瘾,此刻只想痛饮二斤白酒,跟古人干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vhgx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