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抄读《山海经》(三十一)

抄读《山海经》(三十一)

作者: 言小暖 | 来源:发表于2020-12-25 17:01 被阅读0次

四、西次四经

【导读】

《西次四经》记载了从阴山到崦嵫(yān zī)山共计十九座山的地理位置和山川风貌。这些山大致分布在今陕西、甘肃、宁夏、内蒙古境内。

这列山系中多怪兽,如独手独脚的神chì(光鬼),形态似虎、背生双翼的穷奇,人脸蛇尾、背生翅膀的孰湖。

【原文】

2.62 西次四经之首,曰阴山,上多榖,无石,其草多茆(通“茅”)蕃(通“薠”)。阴水出焉,西流注于洛。

【译文】

西次四经中的首座山,名叫阴山(在今陕西境内),山上生长着很多构树,没有石头,山中的草多是茅草、青薠。

阴水(水名,今石门河。)发源于阴山,向西流入洛河。

【原文】

2.63 北五十里,曰劳山,多茈草。弱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洛。

【译文】

往北五十里有座山,名叫劳山(在今陕西境内),山上长着很多紫草。

弱水发源于此山,向西流入洛河。

【原文】

2.64 西五十里,曰罢父之山,洱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洛,其中多茈、碧。

【译文】

向西五十里有座山,名叫罢父山(在今陕西境内),洱水(水名,一说今仙宫河;一说今周河。)发源于此山,向西流入洛河,山中有许多紫石及青绿色的玉石。

【原文】

2.65 北百七十里,曰申山,其上多榖、柞,其下多杻、橿,其阳多金、玉。区(ōu)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

【译文】

向北一百七十里有座山,名叫申山(一说在今陕西境内;一说是今黄龙山。),山上有很多构树和柞树,山下生长着许多杻树和橿树,山的南面有很多金和玉。

区水(水名,可能为位于延安的延河。)发源于此山,向东流入黄河。

【原文】

2.66 北二百里,曰鸟山,其上多桑,其下多楮,其阴多铁,其阳多玉。辱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

【译文】

向北二百里有座山,名叫鸟山(今大盘山),山上长着很多桑树,山下长着很多构树,山的北面有很多铁,南面有很多玉石。

辱水(可能为今陕西的清涧河,又名秀延河。)发源于此山,向东流入黄河。

相关文章

  • 抄读《山海经》(三十一)

    四、西次四经 【导读】 《西次四经》记载了从阴山到崦嵫(yān zī)山共计十九座山的地理位置和山川风貌。这些山大...

  • 一则回复

    今天抄读《山海经》有些急躁,因为赶着去上班,怕下班后事情太多耽误抄读。 因此,只抄读了一篇加一篇拓展。虽然急躁,但...

  • 抄读《山海经》(十二)

    【原文】 1.38 又东四百里,曰令丘之山,无草木,多火。其南有谷焉,曰中谷,条风自是出。有鸟焉,其状如枭,人面四...

  • 抄读《山海经》(十一)

    【原文】 1.33 又东四百里,至于旄(máo)山之尾,其南有谷,曰育遗,多怪鸟,凯风自是出。 【译文】 再向东四...

  • 抄读《山海经》(十三)

    第二卷 西山经 一、西山一经 【导读】 《西山一经》记录了钱来山到騩(guī)山,近二十座山的地理位置和山川风貌,...

  • 抄读《山海经》(十四)

    【原文】 2.3 又西六十里,曰太华之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广十里,鸟兽莫居。有蛇焉,名曰肥wèi(虫遗)...

  • 抄读《山海经》(十)

    【原文】 1.31 又东五百里,曰丹穴之山,其上多金玉。丹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渤海。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

  • 抄读《山海经》(八)

    【原文】 1.24 又东四百里,曰虖勺之山,其上多梓枏(nán),其下多荆杞。滂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海。 【译文】 ...

  • 抄读《山海经》(九)

    三、南次三经 【导读】 《南次三经》记载了天虞山至南禺山的地理分布和物产风貌,经中说有十四座山,其实只有十三座。 ...

  • 抄读《山海经》(七)

    【原文】 1.18 又东五百里,曰成山,四方而三坛,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雘。shǐ水出焉,而南流注于虖勺,其中多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抄读《山海经》(三十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vlin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