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帖要学会“补帖”

作者: 郑辉贤国学艺术 | 来源:发表于2019-04-01 13:16 被阅读211次
临帖要学会“补帖”

学书法要临帖,但是却有不少人临帖容易进入瓶颈,甚至还有人感觉不如开始临的活、临得拙、临得有味道

这时候,我们一定要学会“补帖”,“补帖”与“换帖”不同,更注重于对现阶段的补充、融汇与升华,其目的并不是我们的说的“博采众长”或“自成一体”,更多注重于阶段性的升华。

临帖要学会“补帖”

01、与行草书临写得比较拘谨的,可以临习宋代黄庭坚的《松风阁帖》和唐代草圣怀素的《自叙帖》。通过对这些帖的临习,可以“遗编绝简,往往遇之豁然,心胸略无凝滞”(唐怀素《自叙帖》),对字形的变化处理胆子可能更大一些。

临帖要学会“补帖”

02、写得点画平淡、提按不分的,可以临习宋代米芾的《虹县诗》和当代李一氓的行书墨迹;

临帖要学会“补帖”

03、结体平庸的,可临习五代杨凝式的《韭花帖》;

临帖要学会“补帖”

04、章法散乱的,可临习晋代王羲之的《兰亭序》;

临帖要学会“补帖”

05、细弱无力的,可临习清代王铎的草书和近代昊昌硕先生的行书;

临帖要学会“补帖”

06、强悍暴烈的,可临习唐代陆柬之的《文赋》和明代董其昌的行草书;

临帖要学会“补帖”

07、写得混浊脏乱的,可临习唐代褚遂良的《圣教序》和明代文征明的《赤壁赋》;

临帖要学会“补帖”

08、造型盘绕生硬的,可临习宋代赵估的《千字文》和黄庭坚的《诸上座帖》;

临帖要学会“补帖”

09、甜熟圆润的,可临习汉、魏碑休及龙门造像,如此等等。目的是通过对一些与初临帖风格反差对比强烈的帖,就能明显地暴露出在学一种帖的过程中,容易被忽视.被遗忘或把握不准的部分。

“补帖”对于出帖帮助也很多,这其实是学习书法必经的一个细节,也是一个重要阶段,值得我们花时间去摸索。

相关文章

  • 临帖要学会“补帖”

    学书法要临帖,但是却有不少人临帖容易进入瓶颈,甚至还有人感觉不如开始临的活、临得拙、临得有味道 这时候,我们一定要...

  • 硬笔心得~

    读帖,临帖,写帖,出帖 看他,写他,化我,无我

  • 学书心得 其五

    学书心得其一中,我说到临帖,在临帖时,读帖是要下大功夫的。"读帖"是初学时应有的能力。在观察点画起始的变化同时,更...

  • 兴奋剂

    古人讲临帖神似首要,形似次之,我理解写字是大脑指挥手写,形似是临帖必经之路,在读帖不够、临帖不精、没有掌握帖主之特...

  • 读帖札记

    学习书法,临帖是不二法门,除了要在临帖上狠下功夫外,读帖也是很重要的环节。谈到读帖,许多学习书法者往往重视临帖而轻...

  • 读帖

    读帖,做的不够。读帖,总结出特点,每个范帖都有明显的特点,有其规律性的特征,需要不断找出并记住。 临帖要贴近...

  • 鼠年练字(25天)

    今天临帖时,冒出一个想法:学书不能做“书奴”,那临帖也不能做“帖奴”,应该帖为我所用,而不是我被帖所使,整天为了临...

  • 关于临帖的那些事儿!

    临帖对于学书法的重要性不必多说了。但临帖是否成功那就和这些事有关系了。 第一个事儿:读帖,这是临帖的前提。 读帖不...

  • 书法,学练行书

    读帖胜于临帖。 “看”帖和“读”帖不一样,看,是一目十行,走马观花;读,才是体味其中奥妙。读时动脑,要琢磨 “帖”...

  • 禅绕之外 《玄秘塔》临帖D9

    临帖一张 摹帖一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临帖要学会“补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wfvb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