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俗共赏,是我们中国人中一个审美标准,形容某些文艺作品既优美,又通俗,各种文化程度的人都能够欣赏。雅,是中国古代文人所追求的极致之境;俗,则是中国民间文化的风味与意趣。春节的北京之行,北京画院美术馆的“风雅艺趣-中国人的生活·智慧·艺术”展,让我领略了民族文化的精神与活泼。

“俗”,是中国民间文化的风味与意趣。一进展厅,浓浓的年味儿扑面而来——除了可以欣赏到门神、年画外,观众在这里还可以写福字、剪窗花、印年画、写信笺。对齐白石先生的“福”甚是喜欢。勤劳、质朴的中国人在劳动和生活中总结出很多关于人生的智慧与哲学,又极生动活泼和妙趣横生,期许已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雅”则是精英文化阶层审美趣味的核心。高山流水,抚琴自弹,是一种雅;众贤雅集,斗酒吟诗,是一种雅;烟云纵览,挥毫戏墨,也是一种雅。千百年来,中国的文人墨客一直在丰富着风雅的内涵。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心中就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山水和天地,忘情于世俗之外。诗词、书画、煮茶、抚琴……这份静雅之美已融入时间长河,融入我们的生活,被一代代人传承。

风雅艺趣展,讲述了中国人的雅好与风俗、智慧与生活,展现了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的包容和深邃。置身其中,思绪沉于历史长河,再次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