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一个90后青年的自述:我从来不知道自己生活了20年的城市是怎样的

一个90后青年的自述:我从来不知道自己生活了20年的城市是怎样的

作者: 绝诗妙句言汗青 | 来源:发表于2020-01-03 19:17 被阅读0次

文/绝诗言

图/网络

我还没有摸过山西大同的古城墙,就先坐了天津海河的摩天轮。

说我是大同人,可是我对大同好像一无所知,在大同管辖的一个小山村长大的我,似乎对大城市,对外面的世界并不是很感兴趣。

我曾经在别人口中了解过外面的世界,他们的描述总是那么夸张,我为了证明外面的世界并没有他们说的那么好,所以高考后填报志愿的时候我选择了天津。

初来天津,我就被庞大的火车站和密密麻麻的地铁线路搞得团团转,说着一口带有乡土气息的普通话,走在繁华的街头上,看着天津绚烂多彩的夜景,单手提着行李箱的我显得和这个城市格格不入。

刚来没多久,几个同学就邀请我与他们一起在天津玩一玩,领略领略大天津的繁华景象,我们搭了奔奔,乘了地铁,换了共享单车,游历了大半个天津。逛了鼓楼,吃了小吃,坐了天津之眼,享受了一整个下午。

路上我们聊分数,聊家乡,聊未来,他们问我:“你家是哪的?”

“山西大同的”

“哦,那你是醋老板还是煤二代啊?”

“都不是”

他们好像对大同很了解,比我都了解,他们问我大同有什么好玩的地方,这个问题瞬间难住了我这个没怎么去过市里的中二青年。我把从别人那里听来的景点随意说了几个给他们:“云冈石窟、悬空寺、九龙壁,但是我都没去过。”

“你一个大同人都没去过?”

“没去过,这么跟你说吧,我其实从来都不知道自己生活了20年的城市是怎样的”

“……”

第一个学期总是那么短暂,同学之间好像还没怎么了解,就迎来了第一个寒假,从来没出过远门的我当然想回家,可是放假前一天我还是给我的母亲打了一个电话:“妈,我今年寒假不回家了,嗯,去北京打工。”

迫于生活费的压力,和不想让父母操劳的一丝孝心,我简单的收拾了一点行李,就随一个朋友踏上了前往北京的高铁。

首都就是不一样,一出火车站就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出站后,我逃离这拥挤的人潮,长舒了一口气,不知道嘴里呵出的是水蒸气还是雾霾,我只知道这里的中午看不见太阳。尽管这里人多热闹,但似乎寒冷的北京并没有因此而变得有一丝暖意。

我不明白,轿车、卡车、公交车,这看似嘈杂的街道为什么会给人一种寂寞的感觉。街上人来人往,每个人都为自己的事情奔波着忙碌着,他们戴着口罩,没有问候,更没有交流。好像每个人都在躲避些什么,又好像他们有着难以言说的压力。

都说世人匆匆忙忙不过是为了碎银几两。是啊,从走进工作间的那一刻,我就知道了,未来的一个月我也将和那些路上的行人一样,在这里我只不过是一台没有任何感情的机器,我不能有自己的想法,更不能放纵自己的情绪。

大年三十的时候我们放了一天假,我在宿舍里躺了一天。晚上他们叫我出去吃饭,走在寒冷的北京郊区,路上漆黑一片,没有一处能感受到过年的气息,眼看着街边的小店一家接着一家的关闭,好不容易找到一家没关门的小店,我们赶紧钻了进去,点了两份饺子,点了些凉菜,一人喝了一罐啤酒,苦涩不堪。

我没敢给家里打电话,生怕看见家里热闹的场景会忍不住掉下眼泪。吃完饭后我收到一条我爸发来的消息:“快去群里抢红包,是个大红包!”我匆忙点开了群里的红包,五块四毛一,然后微笑着擦掉了眼角的一滴眼泪,心里暗自念叨:“明年一定回家过年!”

后来我才知道这是我过的最冷清的一年,也是父母过的最冷清的一年。

离开北京后,我想了很久,我明白我来天津的意图,也知道我去北京的目的,一下子去了这么两个大城市,着实让我开了眼界,我承认,无论是环境还是生活方式,北京、天津,确实比尘土飞扬的大同强,但是我总是觉得这里少了些什么,冷漠的城市就好像高楼大厦组成的一个空壳,看似纵横交错,却无容身之所。

暑假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终于回了一趟家,一个人到了大同,刚打算做汽车回村,一看天色还早,为什么不看一看我大同的风光?把行李扔到寄存处,打了车就饶大同转了起来。

我先去了大同古城墙,用指尖感受着城墙的年代和底蕴,轻步向前走,任凭上午最和煦的阳光打在我的脸上。我仿佛看见了正在修筑城墙的坚实臂膀和明清时期这里喧嚣的战场。又去了金碧辉煌的九龙壁,由远及近,我感受到了明代洪武末年大同的繁荣辉煌。

我去了富有诗情画意的文瀛湖,感受着湖面水波动荡,岸上莺飞草长。闭上眼,文瀛湖的历史在我脑海一闪而过,多么神奇,湖水由蓝变黑再变蓝。

其实这些都没什么值得拿出来攀比的,关键是在这里我能找到归属感,能放下戒备心,能听懂旁边人的土味方言,能感受到小地方的慢节奏。

折腾了一上午早已疲惫不堪,下午两点的时候选择了一家小餐馆,准备大吃一顿在大同才能吃到的美食。说来也惭愧,曾经的我以为全世界的人都会吃黄糕、莜面、凉粉,走了一年才发现只有我们这么吃,原来我们每天吃的家常饭会成为大同的特色。

看,那油锅里翻滚着的金黄的油炸糕便是大同的颜色;那蒸笼上低调质朴的莜面便是大同的象征;那筷子尖挑起的卤汁里的一根刀削面便是大同的韵味。

其实我的一言一行,一茶一饭早已被贴上了大同的标签。

我生活在大同却不了解大同,就像我们看不见每天都要呼吸的空气。虽然我不了解这座城市,但是我早已被这座城市的文化侵染,我可以没见过大同的一山一水,一石一画,但是我的生活就是大同人的生活,即使我说不上大同有什么名胜古迹,但是我依然可以骄傲的说我是个大同人。

我不知道大同好不好,我只知道这座城市是我的故乡,身在他乡,能听到一句熟悉的大同话,在书本上看到大同两个字,都会心头一颤,也许这就是这座城市的魅力,这就是其他城市给不了我的感觉。

​临近傍晚,我回到了那个熟悉的小村子里,熟悉的公路,熟悉的候车厅,熟悉的烂尾房。相比瞬息万变的城市,这里好像被定格了一样,一切都没有变化,依旧那么安详。

母亲问我:“大城市好不好?”

我:“好,有高楼,有高科技,有就业机会,但我还是更享受在大同生活的时光……”

相关文章

  • 一个90后青年的自述:我从来不知道自己生活了20年的城市是怎样的

    文/绝诗言 图/网络 我还没有摸过山西大同的古城墙,就先坐了天津海河的摩天轮。 说我是大同人,可是我对大同好像一无...

  • 90后(网贷)青年的自述吧

    写这篇文章,其实就想说明一下网贷吧,现在的年轻人大多数都是在超前消费用未来钱,只想着我这个月花了下个月再补呗,这没...

  • 我爱上一个已婚男人,我比他老婆年轻漂亮,是该坚持还是放弃

    网友自述: “我是个90后,生活在一个省会城市,去年开始,我爱上了一个有妇之夫军,虽然知道他在外地有一个幸福的家庭...

  • 自述90后职场女性的中年危机

    自述90后职场女性的中年危机 我是第一批90后,从小生活在四线小城市的我,一路顺风顺水,虽然家里还有个弟弟,可是父...

  • 90后(网贷)青年的自述吧 2

    后续来了,其实是消费观变了吧,以前的人都是有多少存多少,能省则省,现在的就是花、买东西就对了,月光族,把未来的钱先...

  • 一个90后的自述

    某天,外公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作为一个男人,你首先要在社会上站稳脚跟,寻求一条谋生之道,其中,与人打交道必不可少,这...

  • 90后是怎样的

    中国的90后们,住在全球最贵的城市,拿着不能够养活自己的薪水,却退无可退,无路再退。 为了让每月的收入能够更高一点...

  • 平庸无罪,大同被杀

    我不怕没有大作为,就怕一生活成别人的样子,不知道自己想要怎样的过活。 文/零白 1— 90后是被束缚,却也最渴望自...

  • 一个90后毕业生毕业后的自述

    2011年9月初进入大学,那个时候和大多数毕业生一样满腔热情,认为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自己终于远离了家庭,摆...

  • #他是个失败的90后#

    90后是80以前眼中的小青年,浮夸轻狂。 90后是00以后眼中的老年人,墨守陈规。 90后是90后自己眼中的什么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个90后青年的自述:我从来不知道自己生活了20年的城市是怎样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wkta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