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到安全距离,这个范围可就广了,有实物的安全距离,例如飞行的安全距离,航行的安全距离,行车安全距离等等,还有抽象的安全距离,例如心理的安全距离之类的,今天就说说行车安全距离,一来是因为刚好我目前的工作和车辆有关,二来也是因为其他方面的我也不知道啊,哈哈,后者才是主要原因!
对于行车安全距离,要说多少米,还真不好定量,影响它的因素实在是太多了,例如车型,大车和小车的安全距离肯定有差别,重量不一,惯性大小有差别,刹车距离肯定不一样,相应的行车安全距离就有差别,就算是同样的车型,也会有满载和空载的区别,除了车型以外,还要受天气、道路等等的因素影响,雨天道路湿滑,相应的刹车距离就要变长,高速公路、城市道路、农村道路,车速不一,安全距离也会不一,那么,怎么办?我们先来看看“官方”的说法。
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中规定: 第八十条 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车速超过每小时100公里时,应当与同车道前车保持100米以上的距离,车速低于每小时100公里时,与同车道前车距离可以适当缩短,但最小距离不得少于50米。第八十一条 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遇有雾、雨、雪、沙尘、冰雹等低能见度气象条件时,应当遵守下列规定:能见度小于200米时,开启雾灯、近光灯、示廓灯和前后位灯,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60公里,与同车道前车保持100米以上的距离;能见度小于100米时,开启雾灯、近光灯、示廓灯、前后位灯和危险报警闪光灯,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40公里,与同车道前车保持50米以上的距离;能见度小于50米时,开启雾灯、近光灯、示廓灯、前后位灯和危险报警闪光灯,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20公里,并从最近的出口尽快驶离高速公路。遇有前款规定情形时,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应当通过显示屏等方式发布速度限制、保持车距等提示信息。
我想也正是根据这个官方的说法,很多“老司机”结合自己的实操经验,有“安全车距大于等于车速”的“民间”版本,比如现在时速是每小100㎞那安全车距就大于等于100米,车速50㎞,安全车距就是大于等于50米,以此类推。当然,既然是“民间”版本,那肯定是你有你的版本,我有我的,他有他的,五花八门,那有没有什么方法能让大部分人形成共识呢?还真有,就是“三秒车距”的方法。
所谓“三秒车距”,就是与前车保持的车距大于等于以当前车速行驶三秒钟的距离。例如当前时速每小时120㎞,三秒钟行驶的距离是99.99米,时速每小时60公里,三秒钟行驶的车距是50米,以此类推。
在实际行车中,除了高数公路有距离提示的标牌,一般道路几乎没有,那么有什么方法能更好的利用“三秒距离”的方法呢?我们只要设定一个参照物,前车经过时开始默数计时,三秒以上到达该参照物,就能判断自己目前的行车距离是相对安全的,当然之前也说过,这个距离也要受天候,道路情况等因素的影响,遇到雨雪天气,道路湿滑等路况,我们相应的拉大车距就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