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既指形体的美,又指好的德性,美与善同义。
美即事物功用的发挥,美就是适用。
美是正义的行为,美与真同义。
美就是一种物质上或者精神上的满足。
美就是有用、恰当、有益的。
美的东西是相对的,而美是绝对的。
美就是由视觉、触觉、听觉等产生的快感,美是给人快感的事物。
我们欣赏绘画、舞蹈、雕塑、音乐、戏曲、诗歌等都是美的享受。
什么是美很难被定义,正如歌德所说,美是令人费解的,它是一种犹豫的、游离的、闪耀的影子,它总是躲避着被定义所掌握。
但是,柏拉图“美本身”概念的提出,把美的探讨从感性领域推进到概念和超验领域,标志着美学史上新的里程碑,那就是本体论美学的萌生。
柏拉图认为,人有感觉和理智两种能力,它们所指向的对象也有两种,即有着两类不同的存在,一类是理式,另一类是和它们同名的具体事物。
理式作为永恒、单一、不动的绝对存在,与暂时、复合、变动不居的可感事物之间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
理式是可感事物的依据,理式与可感的个别事物之间是本源与派生、原型与摹本的关系,柏拉图进而提出“分有”与“摹仿”说来解释两种关系是如何可能的。
在古希腊,凡事可凭专门知识学会的工作都叫做艺术,音乐、雕刻、绘画、诗歌之类是艺术手工业、农业、骑射、烹饪也是艺术。
柏拉图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摹仿,现实是对理式的摹仿。
在柏拉图心中有三种世界: 理式世界、感性世界和艺术世界。
艺术世界是由摹仿现实世界来的,现实世界又是摹仿理式世界来的。
按照柏拉图的看法,理式是事物的本质,每一类共同的事物都有一个理式,因此,理式也是事物的共性。
理式是与具体事物相分离的,是独立于具体事物的,在具体的事物之外又形成一个理式的世界。
亚里士多德认为,美是秩序、匀称与明确,即事物的整一性。
艺术品真正的美就是:技巧唯有在似乎是自然时才臻完美,而自然唯有在含有不露痕迹的技巧时才得到成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