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我叫孩子起床,孩子赖在床上,我抱着狗狗上床陪他玩,狗狗咬走他的袜子,他用拳头捶我,我反击他,他发狠的捶我,我反击后走开,他骂我神经病让狗狗上床,我很生气说,昨天你一直要抱着狗狗睡觉,我怎么知道你今天就不给了,他说我昨天要不代表今天也要,我说你不要可以说,干嘛打人骂人,然后他一直都骂神经病,我一气之下就把做给他的早餐倒到垃圾桶了,他生气不去上学了。
感受:愤怒,委屈
感受的感受:开始有点自责,不过很快就转化了
观点:我一早忙前忙后给你做早餐,叫你起床你不起,昨晚一定要抱狗狗在床上睡,我怎么知道你今天不给了,我本想让狗狗逗你玩,你可以更快的醒过来(委屈)
是不是我对你太宽容了,怎么教出你这样一个目无尊长的孩子(愤怒)
我很生气我要表达我的愤怒,所以我把我做的早餐倒掉了,这是我的事,你要吃早餐,家里一样有面包
你居然敢用不去上学来威胁我服软帮你再做多一份早餐,我是不会怕威胁的,上学也是你的事情,你用你的前途来和我赌气,这是你的选择
我怎么就不能控制一下我的脾气呢?看吧,又是因为和我吵架,他才不去上学的,我没有言传身教他面对自己的愤怒应该怎么做,我还是才用老的那一套,一旦不爽就毁掉东西来泄愤
期待:期待孩子要懂得尊重别人,不能动不动就骂人
期待自己是个成熟处理问题的妈妈
渴望:被尊重,被重视
觉察和反思::我承认我在情绪处理上我要学习,可以有更好的表达方式,但是并不代表他不去上学是我造成的,那是他的选择,这和我的个人价值没有关系
今天察觉到情绪的奔溃是因为感受的感受,一旦我因为感受(愤怒或者焦虑等等...) 而做出某种行为的时候,感受的感受就会跑出来指责我,评判我,数落我,我就会陷入一些自责,愧疚,沮丧,无助的状态中,整个人的能量就会被拉得很低,当我觉察到这一点,和感受的感受说停,先别数落和评判我的时候,我自己是可以表达我的感受的,我是可以生气的,如果我今天这个处理生气的方式不对,我下次换一种就好了,不要一直揪着我这个错不放。因为越是揪着错不放,我越是要证明我是没有错的,我是受害者,凭什么我就不能有感受的对立上,最后把事情搞得非常复杂。
感受的感受就像我们内化了原生家庭父母或者重要他人的声音一样,站在一个道德的高点在评判我,指责我,但凡我做错一点点事就一直揪着我不放,一直要把我打垮,这事才算了结了。从此刻开始,我决定我邀请感受的感受先无条件的接纳我的感受,先抱抱我的感受,特别是负面的感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