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的母亲是典型的北方女子,性情淳朴,为人善良。作为外婆的长女,上学没几天就被勒令回家照顾四个弟弟妹妹。虽然豆大的字认识不了几个,她却是小青一家人的主心骨。在老家那个地方,有很多人认为读书无用,上学需要花很多钱,未来能不能找得工作,还是未知,所以很多孩子很早就辍学去打工赚钱。而人们对于女孩也有很多偏见,认为她们迟早是要嫁人的,俗话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在他们看来女孩子无论多么有出息以后都是跟随夫家,指望不上。初中毕业就是分水岭,大多数家长不愿意让孩子去上高中,尤其是女孩子,上到高中的少之又少。而小青的母亲是个例外。还记得她母亲说过,“我吃过不识字的亏,不能再让孩子们将来后悔。”小青家是村里唯一一家三个孩子都通过上学留在了城市。哥哥大学毕业留校了,后来又读到硕士;姐姐上的中专,学了一门技术;而小青大学毕业也留在省会城市。
小青说,还记得哥哥大学毕业那年去北京某事业单位参加面试,回来后电话与母亲叙述事件经过。母亲通过电话也能感受到哥哥当时自信满满与喜悦之情。可是她心里很不愿意儿子选择离家那么远的城市,见一面也要曲曲折折在路上折腾几个小时。口里却说,“由你决定吧,你觉得好就好。”
还记得自从哥哥上大学后,每次离家,母亲都送他到门口,看着他的背影不知不觉泪就掉落下来。每当这个时候,小青和姐姐就互相打趣,自嘲说她俩应该不是亲生的。每次哥哥从学校回来,妈妈都特别高兴,忙着做这做那,都是哥哥爱吃的。
最终,哥哥选择了留校任教,成为了一名大学教师。不知是否是因为体会到了母亲对他的不舍。
在两个女儿的工作之前,邻居们来串门都说,“姑娘嘛,就应该留在身边,老了也不用太发愁。这要是一个孩子都不在身边,你以后有点啥毛病,他们一个个都离那么远,养大他们还有啥用?”
小青母亲则说,孩子们有孩子们的打算,能在城市扎根,他们也知道努力就挺好。守着我有啥用,咱们种了一辈子地,日子不还是这样过。该病该老都有定数,我都不发愁,你发愁啥?
而后三个孩子依次结婚成家,小青的母亲逢人就说,孩子们都有自己的家了,我的任务也算完成了。言语之间也能听出一丝落寞。是啊,孩子们都长大了,不再需要依靠她了。
她这一辈子总是在替孩子们着想,从不为自己想过半分。年纪越来越大,身体难免有不舒服的时候,可她从来不跟孩子们提,总是说好着呢。小青的哥哥近些年每年带母亲去医院体检一次。母亲大约也意识到跟年龄做抵抗是无用的,所以每次体检都很配合。
时间总是这么残酷,在你明白的那一刻,一切早已逝去,不复当初。人总说,养儿方知父母恩。的确如此,当你为孩子付出时,才恍然明白父母为你所付出的一切。而此时他们却已是华发之年。
#简书大学堂90天挑战营#07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