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听到的是《不讲就出局》活动的第五期。
这周主题是成长,写完了我却觉得自己想表达的是反思。大家也习惯了我跑题,应该不会介意吧。进群时间2017年3月17日,今天是入群第44天。为什么参加《不讲就出局》呢?因为我认识到自己的短板,是表达,我无法表达自己,或者说无法准确的表达自己,不论是文字还是声音。
想起毕业后第一次面试,看到考官的时候心跳加速、手心冒汗、眼神闪躲,根本不知道要怎么回答问题,因为脑子一片空白了。结果在预料之中,笔试分不如我的人被录用了。再后来是医学执业考试的技能操作,技能操作没通过是没有资格笔试的,为什么过不了?不够重视,知识复习不够,实际演练不够,最后一个关键是沟通障碍,操作对象是模拟人,不可能一步步去实际操作的。每次临场都不知道如何描述操作过程,结果很明显,别人执业医师证都拿到了我才拿一个执业助理证。开始我以为是自己心理素质不行,后来慢慢的我知道了自己的表达有问题,而且是很大的问题。
前几期的自我介绍,选择,人情世故,贵人,不论是文稿还是配音都存在很多问题。
首先是我自己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拖延,迟迟不动手,今天居然没赶上交稿时间,这错误的行为一旦变成习惯,连原本做错的自责都会轻许多。第二就是我写作上的问题,常常想表达的太多,以至于很多跑题的内容,思维跑出去了收不回来。写出的内容是演讲的重点,演讲是检验写作内容的方法。这写作与演讲是相辅相成的。第三是我写稿写得迟,每次录音都是赶时间一两遍就提交了,后续也没有去反复检查录音存在的问题,很多人都夸我说声音好听,我还沾沾自喜,好开心,人家夸我了耶。我听《哈佛毕业演讲2》的时候发现一个细节,讲述者是甄嬛的配音,刚开始是很容易跳戏的,因为声音非常好听,而且非常熟悉,因为内容非常好,我慢慢就忽略了声音,只听到了内容和她的表达方式。所以呢有时候声音好听的也意味着内容没有吸引力,声音表达不够到位。当然还有很多细节,比如配音不能憋气,而是要腹式呼吸,不然很容易声音沙哑,篇幅长了的话基本上就力竭声嘶了,比如太在意咬字而忽略了语速和语境,配乐声音太大,配乐和演讲内容是有冲突的情况等等。
关于《不讲就出局》我也说一说自己的一些想法,大伙进群的本意都是希望自己能够进步,有些群成员迟迟不参与,甚至有退群现象,我认为这绝对是正常的现象,王春兰有些自责,其实完全没有必要。我们每个人都要为自己做的选择负责。我认为不想继续参与的想旁听也未尝不可,每个星期发个红包也很容易,没准听着听着也想讲一讲了呢。当然想退群也不必觉得不好意思,好聚好散嘛。至于主题的问题,我倒觉得可以在群内成员提供选项,值月生做成签,抽签的方式决定。还有读稿的问题,就我个人而言,准备演讲内容不一一写出来是非常容易忘记的,毕竟每时每刻的想法都在变,下一刻想表达的就不一样了呢,这时候就应该做减法,才不至于讲的时候出现不必要的停顿。或者也可以找个人当着面讲给他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