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记 || 秋之苏轼

作者: 晤言请勿言 | 来源:发表于2022-05-14 18:22 被阅读0次

郑重申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早上醒来,地面湿湿的,不知是下了雨还是雪。

没有人告诉我,现在已经立冬了。在我的印象中,雪才是冬天的标志,雪到了,冬天就来了。

我脚下踩着被水浸湿到快要发霉的树叶,却不小心惊醒了树上熟睡的鸟儿。抬头,仰望——我期待着麻雀在树梢婉转的歌唱,但眼前为何是那披着黑大衣的乌鸦?也许我的内心悲伤而惆怅,听得懂它那粗糙而严厉的声音,是那么的曲折婉转、凄苦悲凉。它们在悲叹什么?它们又为什么留下了漆黑的眼泪?它们都立在枝头,若无其事的用那漆黑般的眼睛去看天空,犀利的双眼仿佛看破世间名利百态般,把这片黑天都看穿。“哑——”,伴着黑色的火焰它们就这样消失在了远方,翅膀快速的抽打着空气,甩下了孤独和凄凉。

踱着轻缓的步子,抬头,仰望——却只见一片片金黄落叶不自主的从几近干枯的枝干上掉落,被凛冽的秋风吹向那恍若无底的深渊。头顶上深深的乌云,正无声的压迫着大地。已然进入了深秋,放眼望去,都是干秃的树叶与零星的几朵金黄。一片落叶入怀,感受到的只是片片相思,片片愁苦,片片难忘罢了。它们正如垂暮的老人,浮华一生,最终流落梢头。我心中不禁掠过一丝沧桑——回顾这一生。我不正如这落叶吗?浮华一生,淡忘一世,却功德无成,流离失所——我又有什么好留恋的呢?这一世,也许只有那子由陪我,懂我了。我用目光探寻远处的天空,想象着也许此时此刻,遥远的子由,你也正感受这一切的金黄,感受着我那不远不近的相思吧。别离太久,相思太深,距离太远,只有这落叶相通我们的情。

轻轻将这叶缓缓挪入衣袋中,抬头,仰望——但我已经无力仰望,岁月夺走了我一个垂暮之人的活力与希望。时间流逝的太快,我还未来得及拽住他的衣角,一切都变成了过去,我却仍在时光中苦苦纠缠,再也回不到从前。世界变换,岁月变迁,改变的可能不仅仅是容颜,还有心境。又为何,相遇那么短,遗忘那么长——没有什么过不去,只是再也回不去。我回不到那如花一般的年纪,去创造另一个新天地,去关心天下民生疾苦,去完成那我未完成的功名成就。金叶知秋,岁月如酒,秋渐走时无喜却有忧,泪白头。

也许是脖子酸胀无力吧,我就这样低着头走着。頫眡,垂颔——湿地上的一块水潭映照出了我的面容。这又是一张怎样恐怖的面容!这样的干枯皱缩,这样的衰老无力,连风干的橘子都比这美丽几分。风越来越大了,夹杂着雨和霜,狠狠的击在我那龟裂的皮肤上,如刺刀般,狠狠地。它嚎叫着,呼啸着,悲伤着,它用那凄恨的声音惊叹我为何会这样?我不答,我没有说话,只是不停的用手在空中书写着,挥舞着,仿佛只有这样才能流尽我的悲伤。毕竟还是人老了,沉醉、重病、慵懒是这段时光主要的乐章。

摸出我衣袋中的黄叶,仔细端详。頫眡,垂颔——它和地上这万万千千的叶子一般,那么无力、那么衰老。风乍起,霎时间,漫天黄叶飞着舞着。落叶啊,你哭泣、你痛苦,你是否和我一样,在这属于院子的早晨里,去感叹时光荏苒,岁月流逝,去悲哀一丝丝活力就这样从你身体里流去,你是否想念那朝阳之下绿叶熠熠生辉的时刻?可惜,我虚度了这么多年,这一生中,又有什么功成名遂,又有什么顺利仕途?即便临近晚年,仍被贬至海南。百年之后,又有谁记得我苏轼呢?

不禁将手中的落叶吹向远方,頫眡,垂颔——可我又不忍低头,去看我那衰老的模样。我只得拿出纸笔,用墨水洗去我心头的悲凉。也好,毕竟还有诗与我相伴:昨夜霜风。先入梧桐。浑无处、回避衰容。问公何事,不语书空。但一回醉,一回病,一回慵。    朝来庭下,光阴如箭,似无言、有意伤侬。都将万事,付与千钟。任酒花白,眼花乱,烛花红。

平视着,我目送落叶入地,想象其化为尘土。它这奋斗一生,只为心中信念。我又有何可悲的呢?把心中所有杂念,都让这清酒带走。落叶饱经风霜落魄不堪又何妨?空有远大抱负难以实现又何妨?“渴望会消散,痛苦有限额,珍宝会变粉末,爱人会变陌路。人生一场又一场宏大而壮丽的光景,都会变成镜花水月。”我闭上了双眼,用耳朵去感受这凉凉的秋风与黄叶,眼中又浮现了那看淡名利的乌鸦、那片金黄的落叶、那个让我心心念念的弟弟、那首洗我悲凉的秋诗、那杯让我淡忘凄苦的清酒——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而真实。但是,落叶留不住,秋天留不住,候鸟留不住,子由留不住,岁月留不住,那些留不住的,全当作怀念也罢。结果都已注定,那就乐观生活,体验生活,享受生活,为我这一生画上个完美的句号吧。

我收回目光,心怀坦荡,放平心态,用乐观的眼光扛着岁月与心灵的重压,无畏的看着整个秋景,整个世界。


晤言    浙江温州


相关文章

  • 随记 || 秋之苏轼

    郑重申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早上醒来,地面湿湿的,不知是下了雨还是雪。 没有人告诉我,现在已经立冬了。在...

  • 2013.10.16《浮生六记》随记

    《浮生六记》随记 卷一闺房记乐 东坡云:“事如春梦了无痕”,苟不记之笔墨,未免有辜彼苍之厚。 作者用了苏轼的《正月...

  • 一百四十八日――《山居秋暝》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苏轼曾说:“摩诘之诗,诗中有...

  • 读书也能贴“秋膘” 遇见美好遇见“你”

    【阅读随记】20220807 读书也能贴“秋膘” 遇见美好遇见“你” ...

  • 菊秋

    一一一金风送爽,秋菊绽放,清香怡人,登楼望远,心旷神怡,怎一个爽字了得。随记之。 菊令风流占断秋,簪花挽鬓上层楼。...

  • 爷爷带两岁孙女买菜记

    前几天,我老兄带着爱孙女熙熙买菜,随记之,我也随感之,今天特别整理出来以藏之。 以下是我老兄的随记: 上午9点半带...

  • 苏轼_秋与

    《行香子·秋与》 【宋】苏轼 昨夜霜风。先入梧桐。浑无处、回避衰容。问公何事,不语书空。但一回醉一回病,一回慵; ...

  • 随记.秋

    已经是三年里第N多次的早起,今年好在小女儿睡眠规律,我也得以早睡。早起依然,精神状态好很多。最近入秋急促,从冷...

  • (日更38)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

    篇目:苏轼《放鹤亭记》 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

  • 花去了,可知相思多余?(殢人娇/原创词四阕)

    殢人娇/南北共一秋(依宋朝/苏轼 韵) 词/会飞之鱼(美篇大V) 江北秋时,黄落川山无数。冷风琐、寒塬偷觑。山中满...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随记 || 秋之苏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yrmu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