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绿皮书》丨两个吵架的人能做朋友吗

《绿皮书》丨两个吵架的人能做朋友吗

作者: 世彦心理 | 来源:发表于2019-03-22 09:55 被阅读0次

电影《绿皮书》刻画了两个似乎格格不入的人:一个黑,一个白;一个高雅,一个粗俗;一个克制,一个奔放;一个规则感极强,一个甚至会顺手牵羊……而有趣的是,在那个充满偏见和种族歧视的年代,偏偏高雅克制的是黑人,而粗俗奔放是白人,这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突,并产生了好奇心理。

谢利是一位钢琴家,黑人,托尼是一个中年混混,白人。谢利雇佣了托尼给他当司机,时间是两个月。刚上路时,情形不容乐观。

谢利跟托尼约法三章:第一,每一台钢琴都要是施坦威的;第二,每一晚都要一瓶威士忌;第三,扶好方向盘。

而托尼,连在车里抽烟也被禁止了,心里很不爽,于是,他把老婆为谢利博士准备的那块汉堡也吃掉了

第一回合,两人话不多,但杀气不小。

在第一次演出之前,谢利告诉托尼,在音乐会前后会有很多社交活动,要跟一些很富有、有文化的人打交道,所以他希望托尼的措辞可以改一改。其中包括了语调、词性、语法、用词(不要说脏话),甚至托尼的姓氏——瓦伦拉纳,太拗口了。

而托尼坚持不随便改姓,那些上流人士比他聪明多了,怎么会连一个名字都念不出来呢!他们不喜欢,那就随他们便。自己可以不进场,在外面等着就是了。

但是,第一次钢琴演奏,托尼就被谢利的才华征服了——他还是站在窗前听的。

接下来的路上,两人讨论黑人音乐,气氛轻松了不少。当托尼说那些黑人歌手都是谢利的同胞时,谢利虽然有些不悦,但也没有说什么。

不过,路过一家商店时,托尼捡到一块玉石,塞进了自己的口袋。谢利坚持让他还回去,不然就付钱买下它。最终的结果,托尼只是假装把它还了回去。

他们仍然是各持己见。

两人更加深入的交流和融合是在肯塔基州吃炸鸡的时候。托尼一个人竟然点了一份全家桶,他邀请谢利也来一点,而谢利表示他这辈子都没吃过炸鸡。

托尼:你哄谁呢,你们这帮人就爱吃炸鸡啊、玉米糊啊、甘蓝这些。我也爱吃。我当兵时,黑人厨师经常做这些。

谢利:托尼,你对我的看法非常狭隘(narrow,也有精确的意思)

托尼:就是吧?我脑子好使。

谢利:不,不是,你说错了。我的意思是,就算其他黑人喜欢某些类型的音乐,这并不代表我也得喜欢,我们也不是都爱吃同样的食物

托尼:等一下,你如果说意大利人都爱吃比萨、意大利面和肉丸,我也不觉得冒犯啊。

谢利:你没抓住重点,你假定每个黑人都……

在这里,托尼认为黑人都喜欢某种音乐,黑人都喜欢吃炸鸡,可谓是一种刻板印象,是一种对他人、对某个群体的概括性看法,这样可以把这个世界更加简化。经常使用刻板印象,应该脑子在偷懒吧。

人们的偏见通常就来自负面的刻板印象。刻板印象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可能准确,也可能不准确。但当我们使用偏见一词时,几乎都是指消极的,是对一个群体及其成员的负面的预先判断。

可以说,托尼对黑人存在一定的偏见。比如,电影一开始时,他甚至扔掉了两个黑人修理工在他家里喝过水的杯子。但是,托尼并没有当着黑人面这样做,他的偏见主要还是心理和情感上的,而非表现在行为上。而很多酒店、酒吧(包括餐厅、卫生间)不接待黑人的做法,甚至还有日落镇,到了晚上,就不允许黑人在此地停留,这就是一种歧视行为了。

让我们把目光再次回到谢利和托尼身上。接下来,两人之间发生了两次比较激烈的冲突。

一次是谢利在演出之间上卫生间被拒,然后他要求开车回旅馆上。托尼认为,这种事在路边或树林里就能搞定,而谢利认为动物才在树林里大小便。此间,谢利明显迁怒于托尼了。也就是说,谢利愤怒之下也表现出了偏见

托尼:但如果要把你送回旅馆,最起码得花20分钟。

谢利:所以就抓紧时间,这样才来得及赶回去结束表演。

托尼:看吧,这就是我和你的区别,我就不介意去树林里方便……

谢利:(托尼话还没说完)我知道!

托尼:你干嘛冲我发火,那儿的规矩又不是我定的。

谢利:不是吗?那是谁?

托尼:噢,你意思是我和他们都是白人,就同流合污了?知道吗?你刚说的话真是偏见十足,简直充满了偏见……

另一次是谢利与同性约会,被警察抓到,托尼贿赂警察,把他带了出来。谢利责怪托尼不该贿赂警察,而托尼认为他这样做没有问题。他们吵了起来。

托尼:我只是做了必须得做的。你知道这流传出去会毁了你的职业生涯吗?

谢利:好了,托尼。请你不要再装作关心我和我的职业生涯了。

托尼:你这是什么鬼意思?

谢利:你只会想着你自己,因为你知道我错过一个演出,你就会少挣些钱。

托尼:我当然不想你错过演出,你这个不知感恩的混帐。你以为我这样做是为我自己吗?今晚我救了你这蠢货,你就不能表示一点感激之情吗?还有,我告诉过你,我不在的时候,你不要自己乱逛。

谢利:我估计这种事情,不需要你在旁边。

托尼无语。谢利也意识到自己做得有点过分了。不过,谢利身上确实背负了很多痛苦以及愤怒。

当然,谢利会找机会道歉。

正好托尼碰到两位同乡,他们让托尼抛弃谢利,跟着他们干。谢利对此有些担心,他想出的办法是:任命托尼为巡演经理,同时给他加薪。不过,托尼拒绝了。或许他认为,“我们出来混的,最重要的就是讲义气。”然后,谢利的道歉来了。

谢利:托尼……昨晚的事,我很抱歉。

托尼:别放在心上。我在纽约的夜店里干了一辈子,我明白……这个世界很复杂。

简单的两句话,表现出了谢利的担当和托尼的包容。

托尼这个人物其实挺矛盾的,带着偏见的眼光,却又拥有宽容的心灵。

接下来,轮到托尼犯错误了。雨夜迷路,到了日落镇,他们的车被警察拦住了。警察发现车里有个黑人,而日落镇不允许日落后黑人在当地逗留。但是,冲突先发生了在托尼和警察之间。

警察:你这个姓怎么念?

托尼:瓦伦拉纳。

警察:这是什么破名字。

托尼:这是意大利语。

警察:我懂了,我知道你为什么载着他四处兜风了,因为你自己也是半个黑鬼

托尼当即给了警察一拳。因为袭警,他们两个进了监狱。

监狱中,谢利教训托尼:“结果就因为一时冲动,值得吗?暴力永远无法取胜,托尼。坚守尊严才会赢,因为自尊总能让你占理。但今晚,因为你的所作所为,我们很理亏。”

托尼自知理亏,沉默不语。

但谢利还是挺有办法的,打电话给肯尼迪总统的弟弟,最后他们被释放了。

托尼觉得这很有面子,而谢利觉得这很丢人。因为他“刚刚让美国司法部长陷入无比尴尬的境地”,谢利认为,应该光明正大地、通过合法途径来改变这个世界。他开始责怪托尼,认为托尼不应该打警察,而托尼表示是因为警察让谢利站在雨里。但谢利不这么看。

谢利:得了吧,你打他是因为他说你是半个黑鬼。我一生都在忍耐这种言辞,你至少可以忍耐一个晚上。

托尼:怎么,就因为我不是黑人,就不能为此生气吗?天呐,我比你更像黑人。

谢利:你说什么?

托尼:你一点都不了解你的种族,他们吃什么,怎么说话,怎么生活。你练小理查德是谁都不知道!

谢利:知道小理查德就代表你比我更像黑人吗?托尼,有时候你真该听听你自己在说什么,那你就不会这么多鬼话了。(谢利很较真,仍然很在意托尼的过分概括。)

但是,托尼表示他很清楚自己是谁,他一生都与自己的家人在一起,他说:

“我每天为了家人的生计奔波,你呢,大人物先生,你住在城堡的最顶层,到处旅行,为富人们演奏音乐。我住在街边,你坐在宝座上。所以,我的世界比你的世界黑暗多了。

就在这时,谢利要求托尼停车,然后他一个人闯入雨中。谢利心里有苦说不出,他住在城堡里,但是孤身一人。白人付钱让他演奏钢琴,只因为这让他们觉得自己很有文化。但当他一走下舞台,在他们眼中,他立马又变成了一个黑人。谢利远离了黑人群体,但也未融入白人圈子,所以他在大雨中爆发了:

“如果我不够黑,也不够白,甚至不够男人,告诉我,托尼,我是谁?”

托尼无语,此处无声胜有声。原来大家都不容易啊!所以,如果没有对对方深深的了解和理解,哪来的爱呢?而了解来自沟通,沟通不免有冲突和争吵。

这部电影的感人之处正在于这一黑一白的逐渐融合,他们之所以能够从隔阂到亲密,是因为双方都有一颗真诚、开放和善良的心灵

这次旅行让托尼消除了不少偏见,比如,他之前听说匹兹堡的女人胸部都很大,但当他到了匹兹堡之后,发现那里的女人没什么两样,这一点见多识广的谢利博士早就反驳过他了。

消除偏见,挺好的!

那么,除了保持一个真诚、开放和善良的心,不带偏见,不做预设,承担错误,理解对方之外,在吵架(交流)的时候,我们还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如果你正在因为如何正确吵架而困扰,可以阅读《如何正确吵架》这本书。作者把争吵分为三种:破坏性、回避性和建设性

如果你们争吵时,存在以下行为:

大喊大叫;侮辱对方(人身攻击、冷嘲热讽、恶意取笑、恶意模仿);争强好胜、喜欢翻旧账;试图掌握话语权,一定要说完最后一个字,但不认真倾听对方的想法;蔑视对方(抨击,使用带敌意的措辞、语气或手势,翻白眼,讥笑,等等);争吵不断升级;无法解决;进行反击。

这说明你们之间的争吵是破坏性的。你们的关系之所以会受到破坏,是因为你们争吵的风格不对,而与争吵本身无关。敌意、蔑视和防御态度,不仅无助于问题的解决,还会增加憎恶和距离感。你们吵起来这件事(比如大喊大叫)本身并不是问题,而是你们争强好胜和蔑视对方的程度将彼此推远。

如果你们争吵时,存在以下行为:

疏远对方;沉默不语;转移话题;不争,但拒不认输,冷淡以对,居高临下;在讨论或争吵的过程中走开;认输;吵得不够投入;声音越来越小(或变成小声嘀咕);回避争吵。

这说明你们有回避性的争吵行为。你们的争吵风格是逃避、退缩、抵制的,这同样会破坏你们的关系。逃避争吵无法让问题得到解决,只会滋生怨恨,真实的情感和需求未能浮现出来,距离和不信任感由此产生。你可能在试图避免争吵带来的紧张气氛和沮丧感,但退缩意味着你不愿为你们的关系承担责任,也不愿着手解决问题。

如果你们争吵时,存在以下行为:

虽然愤怒,但也不忘展现幽默或同情;认真倾听对方说话,尽力理解他/她的想法;实话实说;尝试解决冲突;表达自己的感受;确认对方的观点(让对方知道我能理解他/她的想法);会去探寻自己真正的担忧,并表达出来;了解对方的真实处境,理解他/她的感受;承认自己在争吵中的责任。

这说明你们懂得进行建设性的争吵。你能表达自己的感觉和意愿,也能认真观察和聆听对方的观点和感受。你更具备解决冲突的能力。你可能会与伴侣激烈、大声地争吵,但通常能够通过幽默、有爱的积极态度来解决问题。

这本书的作者还告诉我们:无论你属于哪一种争吵类型,它们都可以成为让你们的争吵更具建设性的契机。令人惊讶的是,会进行激烈争吵的伴侣,并不是对关系破坏力最强的类型。最危险的模式是一方积极参与,想要解决问题,另一方却想逃避。

所以,想做朋友吗?就让我们将(正确)吵架进行到底吧!

相关文章

  • 《绿皮书》丨两个吵架的人能做朋友吗

    电影《绿皮书》刻画了两个似乎格格不入的人:一个黑,一个白;一个高雅,一个粗俗;一个克制,一个奔放;一个规则感极强,...

  • 《触不可及》那温暖的感觉

    前几天看完了《绿皮书》,感慨颇多,接着又被朋友推荐了《触不可及》,两个很相似的故事。要说《绿皮书》看完之后有一种不...

  • 在路上,南方黑人的活命指南丨电影《绿皮书》观后感

    在路上,南方黑人的活命指南丨电影《绿皮书》观后感 文/城北听雪 (一) ...

  • 《绿皮书》20年票房最佳,奥斯卡如何念好中国“生意经”?

    文丨云飞 奥斯卡余温仍存,《绿皮书》登临内地。从斩获三座小金人到大洋彼岸的中国公映,《绿皮书》只花了4天时间。这部...

  • 电影《绿皮书》影评

    电影《绿皮书》影评 朋友走吧别回头 ...

  • 2019-03-04

    都挺好吗 其实不吵架的时候,我也感觉挺好的,情人节的《流浪地球》,昨晚的《绿皮书》。 吵架呗,闲着没事还能咋......

  • 2019-04-03

    电影《绿皮书》中的人性底色 电影《绿皮书》改编自真人真事,讲述了1962美国民权运动时期...

  • 杂记

    今天,我看了电影《绿皮书》。我还记得,我曾调侃某人,说:“这是一部恐怖剧吗?绿皮书,听着就像恐怖电影。”其实并不然...

  • 静水流深

    ——《绿皮书》观后感 《绿皮书》徐徐展开的剧情波澜不惊,两位反差巨大,迥然而异的男性在两个月的...

  • 《绿皮书》

    这个月的第一部电影,质量很高,相见恨晚。 影片名为《绿皮书》,何为“绿皮书”?单纯一本绿色的书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绿皮书》丨两个吵架的人能做朋友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ytg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