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读了些书,不时自问“谁最有力量”?不同的人可能会给出不同的答案。蒋介石认为,官僚地主最有力量,他们有钱有权有武装,得这些人者得天下。毛泽东认为,农民工人这些无名之辈最有力量,他们虽是被剥削被压迫的对象,尝尽了人间苦难,但这些人是绝大多数,他们才最有力量。
究竟孰对孰错?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最后毛打败了蒋。为什么蒋最为轻视的力量而毛却无比珍视?其实我觉得背后的逻辑简单无比——人多力量就大。
毛在军事上的游击战术的精髓就是,先避其锋芒,然后在运动中谋求在某一时段某一空间上人数的绝对优势,以数倍于敌的力量实现以多胜少;农村包围城市也是这样的原理,以广袤的农村实现对点状大城市的包围,然后伺机反攻,本质上也是多胜少。
可以为简单数量上的多少就能扭转乾坤,就能决定大局,有些把掌握真理想得过于容易了。果真如此的话,14亿人口的大国岂不无敌于天下?多,只是形成力量的必要条件,但非充分条件。
多,只有经过有序动员和组织,才能形成磅礴力量,否则就是一盘散沙,就是待宰的羔羊。
钱多人多但无能的晚清在精干的列强眼中就是予取予求的病夫、肥猪。反之,经过GCD组织发动和毛思想武装的农民、工人,由散沙变成了粘土,由被屠杀的对象变成了改天换地的神力,一举将日本、反动派彻底打败。这才是因为“多”形成的力量。马克思说:“理论一旦掌握群众,就会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毛泽东说:“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
这样的真理在当代是否还适用呢?举个商场的例子。说起拼多多,好多人都嗤之以鼻,瞧他不上。可你知道吗,就是这样一个被人忽视的公司,成立的时间虽晚,但它的市值居然超过了大名鼎鼎的京东,而且还在高速发展。你要知道,之前电商市场可是阿里和京东的天下,谁会想到还有第三家公司异军突起的机会。
其实它的崛起或者成功,和之前阿里的成功逻辑是一样的。均是于无声处响惊雷,让人既意外又感觉是必然。阿里起家之时服务于广大的小微企业,将众多的“散兵游勇”从线下组织到线上,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这才成就了今日阿里之地位。而拼多多如是,选择“农村包围城市”路径,以价廉的商品吸引广大四五六七线城市里的人和农村的人,然后以“砍一刀”就减价的方式迅速扩大使用人群,目前其年活跃用户已高达6亿,直逼阿里。
人是力量的源泉。几千年的文明史发展到现在,取胜的逻辑还是那么简单,亘古未变。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句话你去咂摸,越咂摸越有味儿。
2020年9月3日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