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遇见写作,打开新世界大门
在2018年的夏季,我第一次参加一个文案课,当时就被老师的宣传故事打动。
故事讲的是,她如何从一个学历低起点低的厂妹,用文案改变自己,到一篇文案价值达8千的人生逆袭。
而当时我正混着国企,每天过着半生不死的无趣生活。
而老师的文案课,无疑给我打开一扇新希望的大门。
我才知道原来这个社会还有一种职业叫“写手”,还有一种技能叫“写作”,还有一种文体叫“文案”。而且它们居然可以赚钱!
二
遇到瓶颈,写作无法提升
在之后的一年时间里,我接触许多老师的写作课,包括新媒体公众号写作,头条号写作,商品文写作,朋友圈短文案写作等…
但我的写作水平依然没有太大起色,没有拿得出手的作品。
一件事情是否成功,最重要的是持续,专注的做下去。
养成习惯,最少也要21天。
想看到结果,至少也要三个月或者半年以上才有成效。
老师讲的许多写作方法,底层逻辑相通。
但从知道,到真正做到,却是需要自己一步一个脚印打磨和实践的。
就像我在字美美练字营练字的经历一样,唯有一笔一划的写,才能看到自己的蜕变。
但我始终写不好一篇文,很大原因是我太着急想得到结果。
没有耐心打磨,没有修改,没有专注领域,没有专注一项写作文体,最后结果可想而知,写作是半桶水的水准,拿不出特别出色的作品。
三
自由写作才是我想要的
在今年7月,遇到弘丹老师的写作营。
老师提到一个概念“自由写作”,先随心而写,再慢慢调整方向。
我突然领悟到了,以前我盲目追求的写作方法可能对我并不合适。
不是说老师教得不好,而是当时我根本就不知道为什么而写,写什么。
曾经熬了个通宵,试图想把一篇热点头条文写好。
结果是把身体和精神熬坏,头发大把大把掉在书桌旁,文档里依然空空如也,一个字也写不出来。
我意识到,肚子里没墨水,内心也很抗拒追逐这个热点话题。
如果心里是抗拒的,写作这事就会有压力,有压力就不可能把结果做好。
在听到老师开营仪式说的自由写作,我又重拾对写作的热情和信心。
现在我找到感兴趣的个人成长和心理学方向,也知道知道好作品都是修改出来的,不再盲目追逐结果。
起码,心态比以前进步,学会沉淀,耐心。
先学会去表达,再去修改逻辑。这是我对写作学习的感受。
所以在这期学习里,我会把注意力更多放在自己,不盲目追外在结果,一点点和老师、同学们学习精进。
就像阿粟经常说的——
虽然我走得慢,但绝不回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