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四象之一”,从先秦时代开始朱雀便一直是代表着南方七宿的神兽,到了汉代,五行之说兴起,人们还把朱雀看做是丙丁和夏季的代表。
有关朱雀最早的文物记载是随县出土的战国时期曾侯乙墓漆箱,在上面首次记录了最为完整的二十八星宿的名称,作为“四象之一”的朱雀同样在列;而最早的文献记载是屈原的《楚辞》:“飞朱鸟使先驱兮,驾太一之象舆。”
朱雀,二十八星宿中代表着南方七宿的神兽,而神兽二字又从何谈起呢?首先,二十八宿,又称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
在我国古代为了观测天象以及日、月、五星(古指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的轨迹运行,选取二十八星官(我国古代把天上的恒星几个几个地组合在一起,并命名。 这种恒星组合叫星官)作为观测时的标志,称为“二十八宿”。
在汉代纬书《尚书考灵曜》中这样记载着二十八宿:“二十八宿,天元气,万物之精也。
东方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其形如龙,曰‘左青龙’。
南方井、鬼、柳、星、张、翼、轸七宿,其形如鹑鸟,曰‘前朱雀’。
西方奎、娄、胃、昴、毕、觜、参七宿,其形如虎,曰‘右白虎’。
北方斗、牛、女、虚、危、室、壁七宿,其形如龟蛇,曰‘后玄武’。
在更早的《礼记·曲礼上》中有过记载:“行前朱鸟而后玄武,左青龙而右白虎。
同时,在道教看来,星宿又是星神,而二十八宿合成的“四象”更受道教尊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