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闲话古诗之九

闲话古诗之九

作者: 多金公子金不多 | 来源:发表于2018-04-02 12:18 被阅读0次

闲话古诗之九

有一首与清明有关的诗,一直想说一说,那就是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陈寅恪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我觉得他这话说得非常到位。汉语言之美,到宋代也可以说臻于极致,这首诗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唐诗是近体诗的高峰,读唐诗感受到的多是大气雄浑之美,比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比如西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唐诗多从大处着眼,喜宏大叙事,写景状物较少细部的刻画,也较少细腻地呈现个人感受。而陆游的这首诗则体现了宋诗的特点:精致,细腻。精致是说叙事多从细处着眼,小楼、深巷、矮纸、细乳,处处体现出一个“小”字。精致还有一层意思,是说词句非常精美(不是繁复修饰的精美,而是纯粹简约的精美),音韵非常协调(不追求奇险诡谲大起大落)。细腻则是说在写景状物的同时,把诗人彼时彼刻的个人感情细致地呈现出来了。第一句说世态人情的淡薄,客居京师的孤寂,略带感伤。听过春雨,赏过杏花,心情稍微好点了。练完字,品完茶,情绪已经复归悠闲宁静。等到计划归程,想起家中倚门而望的妻与子,那份从容和温馨都快溢出纸外了!精致而细腻,读宋诗就像赏宋瓷,那种沉静纯粹之美,后世已不多见。

有很多传世的名作,其实只有其中一联两联写得好,而这首诗,尽管最有名的是第二联,但我认为每一联都堪称精美。尤其是第三联,这一联提到了书法和茶道,这两种艺术在宋代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准。苏黄米蔡和瘦金体就不去说了,斗茶分茶则是宋代全民参与的一项重要休闲活动,“细分茶”说的就是这个。(有朋友不赞同这段评论,认为还是第二联好。并认为陆游诗词句精致有余,而诗意不足。我觉得批评得有道理。)

陆游生于两宋之际,生活在外患特别严重的时代,去世时离崖山之战神州陆沉只有几十年,读过金庸射雕三部曲的人对那段历史应该非常熟悉。当时稍微有点骨气的士人,心头始终都压着一块家国危亡的巨石。世人所知陆游诗作,多忧愤悲壮语,比如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比如剖心莫写孤臣愤抉眼终看此虏平。想来陆游一生,真正能够像上面诗中所写,独享宁静温馨的时刻,怕是不多吧。

——20180401于武汉回沪列车上

相关文章

  • 闲话古诗之九

    闲话古诗之九 有一首与清明有关的诗,一直想说一说,那就是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 天之涯地之角——穿越千年的送别绝唱

    送别-朴树来自闲话古诗词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

  • 闲话古诗词之“十年”

    十年,大概是一个不长也不短的时间,而众多古诗词也记录镌刻了流年各种别样的十年: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欢笑情如...

  • 书海札记之——漫谈关于写作的影响

    前两篇文章分别写的是《书海札记之——闲话写作之缘起》和《书海札记之——闲话藏书和购书》,现在写一篇有关于写...

  • “任之画话”三十七《闲话》

    “任之画话”之三十七《闲话》 会说闲话,说得是本事。这是指写文章。闲话有什么好?可以调节气氛,把握节奏,...

  • 书海札记之——藏书与购书

    【九洲芳文】 上一篇文章,写的是《书海札记之——闲话阅读之缘起》,总觉得有些意犹未尽的,这一篇文章就决定写...

  • 草木闲话(九)

    何谓女菀 它采自郊外的一处林边空地。牙尖一样细碎的白色小花在幽暗中闪烁,纷而不乱的茎和叶呈跃动之势,独有一种...

  • 古诗词摘抄(1)

    《古诗词摘抄》目录 《我的读书笔记》目录 古诗词语言凝练,很有韵味。 摘抄古诗词,感受古诗词之美,感受汉字之美。特...

  • 硬读《随园诗话》(293)

    卷九(七) 【原书卷九·一七】沈归愚尚书,晚年受上知遇之隆,从古诗人所未有。作秀才时,《七夕悼亡》云:“但有生离无...

  • 《王九怪闲话@游子吟》

    路人过路游子吟 王九怪闲话梦游子 游子恋花朵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闲话古诗之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zwth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