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听了《陪孩子终身成长》,终于找到了自己育儿时的问题所在。樊登老师的一句话点醒了我:
如果你使劲特别大,感觉特别累,孩子特别痛苦,一定是方法错了。
一直以来,我教育孩子都像在补车,哪里有问题补哪里。比如,数学不好就补数学,英语不好就补英语。最想让他学的画画没有学,其他辅导班倒是上了一堆。不仅收效甚微,我还感觉特别累。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抗挫折能力,自律性都没有得到提升。根本原因是我把孩子当成了简单体系。
简单体系和复杂体系
简单体系(机械体)的每个事物可以分成很多部分或步骤,各个部分或步骤的因果关系清晰可追溯。比如车、火箭等。而复杂体系(生命体)因果关系不明确,没法切割成一个个部分,比如天气,人的成长。简单体系需要用复杂的手段打造,复杂体系需要用简单规则驱动。
比如,沙丁鱼群只需要三条简单规则就可以游出漂亮的轨迹。同样,樊登老师提出,教养孩子也只需要三根支柱,培养孩子的内在动力。用那种缺啥补啥的方法培养出来的孩子,没有自己的人生方向,没有内在动力。写作业时父母在旁边盯着,父母和孩子都心力交瘁,但培养出来的孩子没有自律性,不知道学习的真正意义是什么。而一个具有生命力的人,知道自己的方向,会自己驱动自己前进。父母只需要陪伴孩子鼓励孩子,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好了。这是我梦想的状态。
三根支柱
-
无条件的爱
无条件的爱正是正面管教所倡导的理念。我的正面管教老师曾经这样对自己的孩子说:“如果你考零分,妈妈也一样爱你。”这就是无条件的爱吧,无论孩子考多少分,无论他上什么学校,我们都依然爱他。理论简单,但做起来相当难。尤其是给孩子辅导功课时,我很难做到心平气和。也常常会出口伤人。这需要我有更多的自我觉察。
另一个方面,无条件的爱是温柔但要有边界。樊登老师教的方法是,在批评孩子前要先说明对他的爱,再批评。说完后要再一次强调对孩子的爱。我在尝试对孩子表达爱后,发现我们的关系变得融洽了。不像以前,总是剑拔弩张的对立关系。但我做得还不够,倒是孩子时常表达对我的爱。 -
价值感
正面管教讲过一个孩子追求的是归属感和价值感。无条件的爱能给孩子归属感。而价值感能提高孩子的自尊水平,自尊水平高了自律性就会变强。樊登老师给出的方法是《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中提到的情感引导法。
情感引导就是向孩子传授情感规则,让他们知道如何辨认情感并且以恰当的方式来表达。
樊登老师特别强调,在孩子做对的事情时要给予表扬并讲出为什么表扬孩子。这个方法我试用过,觉得非常有帮助。如果我们每天都在贬低孩子,只说他的缺点,孩子就会长成我们描述的样子。过去的我也犯了同样的错误,直到有一天,孩子跟我说,你为什么总是说我不好的地方。从那天起,我被点醒了,当孩子做得好的时候,抓住时机鼓励他。我还发现,每天临睡前和孩子各自讲讲自己最开心的三件事是充满幸福感的。我发现自己快乐的能力远不如孩子。
- 终身成长
终身成长的心态是很重要的。我一直是固定型心态的人,很怕犯错,很多事情不敢尝试,喜欢呆在自己的舒适区里。这几年,我才有所转变。一旦开始尝试突破自己的舒适区,把错误当做自己的学习机会,就会进入成长的快车道。终于不再拧巴地把错误当做自己的大敌,顿时感觉轻松极了。
面对挫折时,终身成长的心态能帮助孩子战胜困难,与错误做朋友,在时间的长河中日积月累,终将收获一份果实。
这本书给了我很多启发,我明白了育儿最深层的原理。我们要教育的不是一台机器,而是要赋予他生命力。不是为他规定好条条框框,等着他执行。而需要在他心中种下一颗梦想的种子,不断浇灌他,等待着他长成参天大树的那一天。祝愿每一个孩子都能拥有顽强的生命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