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自说自话初与你见《人生感悟ABC》
三条普通的人生成长建议,我们共勉。

三条普通的人生成长建议,我们共勉。

作者: 知识混子_e57e | 来源:发表于2018-01-16 23:03 被阅读180次

人的一生应该如何度过?这个问题,困扰很多人。

每个人的出发点各不相同,有人是希望自己成(bao)功(fu),也有人的确是想寻找价值、意义。但无论何种,许多人都希望在自己的人生发展过程中得到别人的指导,从而尽早的找到方法、途径和答案,尽早明确目标,走向成功。

时常听到有人这样说:如果我在年轻的时候能够得到高人的指点,那我的人生一定与现在大为不同。也有人抱怨说多年的教育并没有给自己带来关于人生发展的有意义的指导。我们也常听到各类人的各种说法,父母、亲戚、老师、领导、朋友、同事等等……

比如在喝酒的时候,最后总有人使劲拍着你的肩膀。在你的耳边一边喷着酒气,一边娓娓道来:“年轻人,你应该如此如此……就像我,曾经如何如何……现在你看我这般这般……”有时候还真能感动你。但是,当你开始认真听的时候你发现,他又开始断断续续重复前面的话,或者,他大吼一声:“来!亲亲的兄弟,再喝一杯!”一切都又重新开始,他醉了,作为听众,你也快醉了。说完到了明天,你和他都不记得说了些什么。

我们还通过其他各种媒体途径来了解这些信息(也包括在简书上看文章),但是最终我们发现,许多时候我们不过是喝了又一碗浓浓的带着香味但是却无甚营养价值的“鸡汤”而已。(顺便提示:现代科学也说明鸡汤确实营养一般,大部分营养还是在肉里)

那么,真实有效的人生原理在哪里呢?

我这里并没有终极答案,但是有三条关于如何得到它的个人建议,很普通,但有效。

一、读先贤著作

古人已逝不可追,但是几千年来,我们的祖先留下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想文化宝库。中华文化对天地人万事万物关系的认识达到了其他文化不可企及的程度。无数古人的人生,经过千百年沉淀,变成了一杯杯风味醇厚但五味杂陈的酒,历久弥新。

与人交谈时,我常有这样的体会和感慨:古人把道理都说全了,就看你知道不知道。翻译成文言文(装逼)就是:先贤言道尽至矣,尔不知乎?先贤言理尽书矣,尔不阅乎?

通过读古人哲学思辨,历史典故、小说传记、诗词歌赋,游记杂文,一篇篇关于天地人的穷理追真的思辨,一段段起落沉浮的人生故事,一个个或嬉笑怒骂或仗剑天涯,或愁苦离别或逍遥自在,或明哲保身或忧国忧民的鲜活脸庞出现在你面前,用他们各自不同的际遇,在你的眼前展演出一幕幕的人生大戏。没有比较就没有思考,等你看完了这些大戏,对比自己的状况,你一定会对当前的人生有新的认识。正所谓:“人生际遇就像酒,有的苦,有的烈,这样的滋味,你我早晚要体会。”所以,看古人著作,品古人人生,让古人指导自己,是提高自己人生感悟的有效途径。

二、向今人请教

前面已经说过,今人也有很多和你谈人生的,但是,现在需要做的是主动出击,有所选择。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你的周围,一定有一些人是他所在行业的富有经验者,如果你对人生有所追求,那么,应该按照你的实际需求,选在合适的时机,合适的对象,向他们虚心的请教。一般人也都不会拒绝你这样低调而又积极的求教者。除非,他的人生存在一些不可告人的成功秘诀。

当你开始请教,你就会发现,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一些让你眼前一亮或者感慨万千的人生故事。或者和你雷同,或者让你震惊,总之会让你有所思。这就是请教的价值。这也如同向古人请教一样,使自己能够“择其善”,从而“救己失”。

当然,今人的经验,有些具有代表性,而有些则带有他自己深刻独特条件,到底适不适合你自己,需要仔细判断和体会。

三、坚持实践感悟

荀子说:“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哲学家王阳明也强调“知行合一”。若只是“知”,那也就永远是知,和“听说”差不多。只有和实践结合起来的“知”才是活的、有价值的“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个耳熟能详的老旧诗句自然有它被记忆和传承的原因。

没有亲自体验的原理永远是身外之物,坐在屋子里只能产生一个脱离现实的幻想者。

个人认为,人年轻的时候往往失于“知”。年轻精力旺盛,好动贪玩,但人生哲理却总是需要静下心来认真体会,所以傻玩疯跑的多,勤学静思的少。成年往后又往往失于“行”。因为经过了一些起起伏伏,成功过也失败过,被笑过也笑过人,前怕狼,后怕虎,身心疲惫,万事看淡,失去了冲劲干劲,发一声“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的感叹,唱一句“曾经在幽幽暗暗反反复复中追问,才知道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才是真”的歌,喝一碗枸杞红枣蜂蜜柚子的保健养生茶,发一段忆苦思甜焦虑惆怅的人生感慨,最后来一句,“也就这样吧!”拂袖而去,从此窝在自家的躺椅上,不想,也不敢再有所作为。至于“年少时那轻狂的梦”,也就永远蜕变成了那茶碗中剩下的泡尽味道的残渣。

盲目实践或者惧怕实践,都不好,尤其是惧怕实践。

我还想说,不论年轻年老,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应该有不同的知和行。但不管那个阶段,都应该把知和行结合起来,花时间积累认知,寻找机会感受和实践。哪怕最终失败,失败的经验也是经验,就像爱迪生发明灯泡时那失败的一千次灯丝材料实验。将来告诉儿孙的也是真真实实的干货,让他们避免你走过的弯路。难道你不怕将来无法回答你那“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小孙子提出的人生问题吗?

总结

品鉴古人,请教今人,亲身实践。有时候谜底就像魔术揭秘之后的感觉一样,平凡无奇,但是,如果遵循它,效果惊人。

获得人生道理的途径远不止三条,我觉得这三条比较好,如果再能加上个人的反思和感悟,那就更好,也很关键。把这些个人想法送给那些对自己的人生有期待,有梦想的人。如果真的对您有一点点启发那就善莫大焉。

能够主导你人生的,始终只是你自己!


推荐:电影《遗愿清单》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三条普通的人生成长建议,我们共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aneo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