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小说在五四时期,和问题小说,抒情小说并称为第三种小说,其指五四时期从广大乡村流浪到北京的青年作家以乡土为主要题材的小说创作潮流。例如:鲁迅的《故乡》、王鲁彦的《黄金》、许杰的《赌徒吉顺》等等。这些乡土小说有各自的叙述模式,本文主要探究故乡—返乡的故事模式。
若要仔细谈及这类叙事模板,那势必要对其中各类的概念加以区分。
故乡:作为一个确切的地方,和指认它的人有关系,叙述者在进行叙述时,故乡往往具有唯一性,即故乡只能是一个人的故乡,因为它是叙述者独有经历和情感倾向的指示。
返乡:从字面意思上看来,返乡是指属于故乡的游子回归故乡的行程。“属于”可以是籍贯上的属于,也可以是情感上的归属感,或两者兼有,“回归”自然一方面可以是身体从外地回到故乡,也可以是心灵对故乡的回归,具体可以表现为:怀念故里风物的淳朴,追忆儿时的欢声笑语,感叹现代文明的功利世俗等等。
如何判定此类故事模式呢?实际上,其具有两大基本特征。
一:时空的变化。对于返乡人而言,离家和返家之间有一定的时间差,而返乡人脱离已熟悉的环境,再次回到记忆中的故乡,此时,外在的空间和故乡的空间便产生了比较,记忆中的故乡和现在的故乡又今时不同往日,故乡依旧在变化着,空间的对比提供了抒发复杂情感的最好场所,而时间的流逝带来的变化也最容易引人感慨。
二:目的性。返乡是具有目的的。返乡人不会无缘无故地回到故乡,有因为在外受挫而重回故乡怀抱之中的,此时,故乡便是避风港的存在,有因为要回家乡处理一些事情的,返乡人匆匆回来又急忙离去,故乡对于他们是人生征途中的一站,不同的返乡目的形成了不同的故事,这些故事因为作家独特的情感体验,又具有独特性。
实际上,故乡—返乡的故事模式仅仅是乡土小说叙事模式中的一种,乡土小说有更为丰富的表达方式和情感内核,例如:在五四时期,乡土小说家首先发现的是故乡原始习俗的落后愚昧以及人性的野蛮残酷,《黄金》中也不是以返乡人的故事展开,而是由外界在内部引起的变化而展开。多样的叙事模式需要更多的挖掘和解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