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落差:如何化解我们内心的失望》这本书,提供了一些修炼好心情的方法。其中的“放慢思考”让我感触颇深。
毕业之后,在这个嘈杂而又拥挤的城市里工作生活了三年。历经无数次这样的场面:清晨和傍晚的早晚高峰期中,在密集而又匆忙的人群中被裹挟着前行。每当这个时候,一种焦虑和厌倦之感就会涌上心头,好像灵魂已经追不上自己浮躁快速的脚步,怅然若失,无比孤独。
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飞速变化的时代,也是一个所有人都在拼命往前赶的时代。追逐别人,也在追逐着自己内心不断膨胀的欲望,更是追逐着快速成长。
担心被这个快速更迭的社会淘汰;想要早日实现财富自由……知识似乎又重新得到重视,人们对学习的渴望也达到前所未有的高潮,线上充斥着各样的培训、社群,那些打着“××天速成××技能”的课程更是卖得火热,线下的PPT、演讲、写作等培训行业也是备受个人和企业的青睐。上至六七十岁的老人,下至还处在校园的大学生,积极购买各种课程,参加各种培训和社群,这似乎是一个全民学习的时代。
随之而来的,是与日俱增的焦虑,担心自己学得不够多,学得不够快,不能早日成为“斜杠青年”大把大把地捞钱。互联网时代,在信息在速度上失去了优势的时候,人人都能够在第一时间知道当下最火的东西是什么。风投一股脑地把资金追逐在最火的行业中,人们疯狂地习得当下最有用的技能……各种信息和知识占满了脑袋,没有空间去深入思考,更没有时间精力去慢下来。好似了解了很多也学到了许多,却愈加空虚和肤浅,对自己更加失望。
在别人都追求多而快的时候,慢下来,反而是最快的方式。知识的获取很容易,深度地去学习和掌握却很难。再聪明的人也逃不过“1万小时”的理论。那些真正靠着知识变现过得好的人,背后小火慢炖的功夫却常常不为人所知,或者即便知道了也没有耐心去这样做。
买了许多书,上了许多课程,参加了各种社群,就觉得自己能够获得成长了,这是最大的自欺欺人。
这三年,我也经历了初入职场的迷茫,能力匮乏技能欠缺的恐惧,知识的渴求与疯狂地学习,但除了与日俱增的焦虑外,并没有成长多少,也没有改变吃土的现状。如今,我终于能够屏蔽外界对“知识快速变现”的过渡吹捧,忽略朋友圈那些已经小有成就的同学朋友们潇洒的生活,真正沉下心来,摆好“小火慢炖”的姿态,潜心修炼。因为,我慢慢懂得了一个道理:
慢慢来,比较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