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也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解读:低调不夸耀自己,就自然而然地达到了不争的状态,无言才能合乎无自然的道体。所以狂风刮不了一清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是谁让这种天气出现的呢?是天地,天地都做不到一直保持这样极端的状态,而何况人呢?兴起风雨的天地,尚且不能持久,何况渺小的人类呢?
凡人立身处世,应以自然的道体为法,从事于道的就同于道,从事于德的就同于德,表现不道和不德的,行为就是暴奴役恣肆。
因此,得到道的,道也乐意得到他;得到德的,德也乐于得到他,同于失道失德的,就会得到失败失德的结果。为政者的诚信不足,人民自然不会信任他。
因此做事的时候遵从“道”的法则就与“道”在一起了;按照“道”的法则做事就是与得道的人在一起了;背离了“道”的法则就与失去“道”的人在一起了。按照“道”的法则做事,道也会帮助你;背离“道”做事,“道”也会离开你。
老子把人分为两类:得“道”的人,与背离“道”的人。
人以类聚,物以群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