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个人成长的角度,今年对我来讲,主题是"输出"。
为什么是“输出”呢?因为我突然发现,这么多年来,我是以“输入”为主,比如读书、参加活动等,而主动的写作、表达却很少。而写作、表达等方式正是可以锻炼自己,也给他人带来帮助的方式。所以,我讲今年自己的主题是“输出”。
那么关于“输出”,我都有哪些具体的做法呢?给自己带来哪些改变呢?
第一个:我二月份参加了一个7天的结构化表达训练营,每天课程结束后都会做课程要点总结,并结合实际进行运用。这让我清晰了结构化表达的架构,在表达时更有逻辑。
第二个:三月份做了三次线上分享,有两次是在天津团队内部分享经验,还有一次是向全国团队分享经验。这三次分享我都是提前用新学到的架构做梳理,然后就去分享了,由于架构清晰,每次的分享都简短有效。三次成功的线上分享让我对分享这件事变得更加期待。
第三个:我在三月份报了一个英语口语训练营,也是为了在输出上有所突破。上学时,我很会做题,英语总是考高分,听力也挺好,看英文书,读英文书都没问题,可是跟人交流却有点费劲。这个训练营的模式很成熟,也提供了跟同学练习的机会,只要有时间,都可以在QQ群里跟同学交流。群里还有很热心的毕业学员跟大家互动交流,鼓励带动整体氛围。我经过这段时间的朱东开口说英语,一方面更敢于开口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同时认识了很多热爱学习的好朋友,还在主动的输出中发现可以成长的方向,比如扩大词汇量,比如表达时减少“嗯”这种口头禅。
第四个,我从二月份开始,持续每天写思考日志,到今天是第22篇日志。日志以记录当天很有感触的事件及思考为主,也会有观点性的思考。在持续的记录中,我对准确书面表达有了更实际的经验。
第五个,我陆续开通一些重要的写作输出平台的账号,比如简书、公众号、百家号、头条号、知乎号等,结合之前就用的豆瓣号,要以平台更新倒逼持续输出。
你看,这么一梳理,我还是很有行动力的哈,在“输出”方面做了这么多事情,也有了不一样的收获。我是耐心的人,相信持续付出的量变迟早会积累成质变。
未来,我还要持续“输出”,以有更大的成长。
1、我报名了结构化表达二期21天的课程,会跟着课程消化并输出所学。
2、在团队内部,抓住每次表达的机会,进行简洁高效的分享。
3、完成英语口语训练班的学习,尽可能开口聊英语,实现流利沟通。
4、把日思记录持续下去。
5、每天更新各平台的分享。
除了继续之前的好做法,还有持续整理读书笔记、参加共同读书活动等等。
今年,我要借持续多方位的“输出”,让自己成长到新的高度。
你有没有在“输出”呢?
-----------------------------------------------
祝你平安、健康、勇敢、快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