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琴记

作者: 医外习医 | 来源:发表于2016-08-16 22:46 被阅读0次

昨天和一个朋友约好,今天去山上访教琴的道长。

一路跟着导航走,和村里的大爷打听了一下路线,发现走过了,往回走又给道长打电话才找到,几经周折。

道长住在一个小小的四合院里,房间里摆设很简单,进门看到有个供桌,不知道供奉的是哪位仙人。左边墙上挂着几把古琴,中间是宋徽宗的听琴图。右手边是访客做的坐榻,需要拖鞋,盘腿坐。屋里家具简单,有几个实木的原色架子,摆着茶具。窗帘是草席,遮住一半。屋里的暖气用麻布包裹,整体都有淡淡的自然气息。

我们一行三个人,加上道长和这里的一位老师,总共五个人。实木茶几,上面摆着几个古朴的品杯和白瓷有花的盖碗。烧茶用的壶是日本的铁壶,水放在一个小水缸里,用水瓢舀出来,水是山泉水,泡出的茶甘甜清爽。今天道长给我们泡了白茶,用茶匙从身后一个紫砂的茶叶罐中盛出来。铁壶做开水后,先到在公道杯里晾一会儿,然后再倒到盖碗里。后来道长说泡茶的水保持在七八十度,才明白为何要晾一会儿。

这个季节喝白茶很舒服,少了其他茶叶烘焙的燥气。今天白天在家喝了咖啡,比较起来还是我们中国的茶好喝,清清淡淡的,喝完却能神清气爽。

学琴靠缘分,昨天朋友转述了道长的意思,先看看琴风,看看是不是适合自己再说。道长话不多,说话也略带羞涩,柔声细语的。席间一直觉得像某个人,想起来很像大学教现代文学的老师的语气。后来又觉得有点像台湾的JT叔叔。通过老师和道长的介绍,感受出来他们认为的古琴不仅仅是个乐器。他们会把老师分成山上和山下,他们和山下老师的教法不一样,不会那么严格按照时间及课程计划走。

问起道长学琴的缘起,他说十几岁就开始学了,和吴派有些关系。他说学习任何一个技艺,都是接触更广阔世界的方法。回过头来说,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任何一个入口进入,都会发现,最后需要提升的,都是自己的修为。因此学琴也不是简单一个情绪发泄的出口,而是修身养性的工具。

期间还说起来琴弦,现在多是钢弦,而中国几千年传承下来的是丝弦,目前他觉得做得较好的是日本的弦,因此他用的弦都是从日本买来的。道长说丝弦琴弦,感觉是透气的,能呼吸。

道长还说现在是最好的时代,古时候都是士大夫阶层才能接触古琴,而今普通百姓也能学习了。很庆幸自己生活在这个时代,自己有很多选择,不必强求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没有太多的思想包袱和背负的责任,是活出鲜明个性的最好时代。

回去的时候,天已经黑了,抬头看到一轮明月。在山上住着真是自在,路修的这么方便,现在上山下山都不是难事。

学琴这件事,不是小事,基础要打好,还要确信自己是否有足够多的时间练习。感慨这个时候,如果能不上班,专心修行及学习是多大的福报啊。如果自己没有这么大的福报,只有把握住当下,休息好,让身心处在一个自然放松的状态,再接纳和学习新的事物。

15

相关文章

  • 寻琴记

    他只是在寻找一张琴,却寻到了一段情。 一、春水 使团到达沈州的时候,正逢积雪融化的季节,雪水顺着蜿蜒的山道,淌成一...

  • 寻琴记

    昨天和一个朋友约好,今天去山上访教琴的道长。 一路跟着导航走,和村里的大爷打听了一下路线,发现走过了,往回走又给道...

  • 寻琴记

    卡布奇诺.玛奇朵来到我们家也有一个段时间了,从当初的陌生,胆小,害怕变成了现在的为所欲为,真让人头疼。现在...

  • 寻琴记

    古琴,是我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2003年,古琴申遗,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古琴在上古时期就出...

  • 寻琴记 一

    老吉他,姓庄名周,都叫他老庄,朋友开玩笑也叫他庄子,和那个战国大思想家庄周重名,别说这是故意的,只因为庄周的爸爸姓...

  • 寻琴记 二

    随着国家的发展,各行各业都在发生着变化,吉他热也慢慢的消退了,人们也越来越热衷于流行音乐,庄周的吉他学校在这个冲击...

  • 寻琴记 三

    云云这两年的进步神速,庄周早就教不了了,就抽空带着儿子去自己的那位高手朋友那里学习,顺便自己也学习下,后来在一次全...

  • 寄友[藏头]

    赠尔琉璃琴, 余音绕梁寻。 ...

  • 寻灵记

    寻灵记

  • 觅知音

    东风折叶枕我琴,彩蝶寻蜜乘树荫。 昨夜鼓琴无人识,唯有花鸟倾耳听。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寻琴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caps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