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志
身处后现代的先锋是怎样“玩”小说的?

身处后现代的先锋是怎样“玩”小说的?

作者: 康了烦 | 来源:发表于2019-08-26 14:02 被阅读0次

文艺层面的后现代主义因为多元价值取向,普遍被认为形象模糊,很难统一精确地总结出某种创作特点,但许多被认定是后现代主义的作家、导演、艺术家们(这里也包括自我标榜的后现代),其实依旧可以发现他们的一种创作套路——将诸多“无意义”之事物糅合一处,碰撞出一种意义。

这可能是昆汀的“环状叙事”,可能是周星驰的无厘头,可能是姜文的“玩票”,可能是马原的元小说。

不过最贴切的例子应该是那些令人摸不着头脑的现代雕塑装置,反正观众觉得很厉害但是肯定不明白这些东西要表达什么。但是神奇之处就在于,这些雕塑装置的创作者一旦举办大型个人作品展览,把这些东西拼凑在一处,必定会有一个统一的主题,比如是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幻象与真实的对比等等等等。

这些“意义”单独盖在哪一个“无意义”的单位元素上都不合适,但诸多看似没有关系的单位元素恰恰能产生化学反应,并指向同一个宏大或细微的主题。

于是,笔者曾有过一个脑洞,倘若将这种创作套路反其道行之会怎样?

将诸多“有意义”之事物糅合一处,消解它们的意义。

通俗来讲,这似乎也可以翻译为把一手好牌故意打烂了。

会有人这么做吗?直到最近读到《隐歌雀》这本书,没想到还真有作者这么做了,他怕不是疯了?这或许是身处后现代浪潮的先锋们“玩”小说的新出路吧。

充满邪趣的“灰岩小说”

《隐歌雀》编辑推荐语里的“邪趣”一词评价得非常独到,首先除了常规目录之外,还有一份根据书中虚构的“小说分类学”予以排布划分的“附录”,这种虚虚实实、真真假假倒是颇有创意。

书中的几篇小说题目也可以见到作者的小心机,诸如《没有龙》《隐歌雀》《鸥鹭忘机》,都带有消失、消除之意;《瘦舌》铺陈了诸多生活场景,情绪积累到临界点的那一刻,并没有走向高潮,反倒在主人公的“笨嘴拙舌”中结束;《报平安》直接在结尾中把叙述者“写死”,解释悬念后戛然而止;《小说检索表》煞有介事的论述最后得出“万云归于宁寂”的结论;《病句与谎言》则发出了“小说中的谎言不复存在”的感慨。

这些作品都带有一种“消解”的味道,正如前文所说,作者的“邪趣”其实并不是讲述了什么陌生化的故事,很多都是寻常情节,无非是进行了文学化的炫技包装,并不晦涩难懂,反而可以提前预料到作者想要传递的情绪,但是这种情绪却伴随着叙述逐渐被消解,最终走向虚无,仿佛作者依次“暗杀”了众多本该有意义的素材,或者一切本就该毫无意义。因此书中的小说结尾很多都是戛然而止,有评论拿极简主义大师卡佛与之相类比,笔者不敢苟同,其实卡佛的戛然而止是为了引发读者脑补,而《隐歌雀》这本书则单纯是为了自圆其说甚至自毁其说。

这对于很多后现代常见的套路而言无疑是具有先锋性质的,甚至当后现代也开始走向苍老,逐渐沦为新的“传统”。

这姑且称为“灰岩小说”吧,也就是作者本人在书中虚构的小说称谓,原本是在众多小说种类当中充当边角料、长期在阴暗角落缺乏讨论的小说,可以认为是在自嘲,但又带有一丝反“传统”的傲娇。

揣测作者的创作心理

在此要大胆揣测一下作者的创作心理,所以本书还可以根据创作心理分出第三种目录。

第一个阶段是在伪装,《瘦舌》作为开头第一篇小说,其实并不是很先锋,反而有些刻意地告诉大家:“你看,我很乖,我是个传统的小说家。”

第二个阶段是在试探,《没有龙》《隐歌雀》《两个好朋友》《鸥鹭忘机》,文风悄悄转变,甚至有些故弄玄虚,仿佛在说:“都是旧作小品,惭愧惭愧。”

第三个阶段是在过渡,《小说检索表》《病句与谎言》假装在黑色幽默,但作者其实是想表达:“你们可以认为我是为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但是你们想没想过胡说八道说不定也有些许道理呢?”

第四个阶段是在转移,《作为人类的一员》《异人》《纸镇》《它的故事》,一些“半成品”的故事,甚至只能说是瞬间的灵感发挥,这是作者在转移已经开始处于警惕状态的读者的注意力,似乎在说:“别怕别怕,硬菜在后面,先尝尝甜品。”

第五个阶段是在摊牌,露出了真面目,《报平安》消解了叙事时空,《人面鱼》消解了叙事情绪,《橘子》消解了一切叙事的意义。

(这一段是我承认我过度解读了,嗯)

最后一点杂感

联想到作者本人还是一位媒体工作者,看来是在新闻层面的“媒介即讯息”的基础上,理解了文学层面的“形式即内容”。

书中的那些独立成篇的灵感片段,有的甚至根本无法称之为小说,这倒颇像蒋一谈近年搞出来的“截句”。没想到截句式的创作方法并非诗歌独有,也同样可出现在小说文本。

然而在当下内容饱和的创作环境,形式主义也并非坏事。

在此突然想起一些旧事,笔者当年做文学编辑的时候,有位年轻作者A写了一小段灵感创意片段给我,诙谐有趣,但可惜短小不成系统,完全可以扩张雕琢成一篇真正的小说。但是过了一段时间,这个A跟我哭诉,说自己的这个灵感创意片段后来给了另一位作者B点评,没想到B居然据为己有,把这个灵感加入了自己正在创作的小说当中并发表了。

所以,现在想想,有好的灵感就要及时发出来,只不过这些灵感不加工成真正的小说未免可惜,且暴露空有创意、专业功底却不足的短板。

相关文章

  • 身处后现代的先锋是怎样“玩”小说的?

    文艺层面的后现代主义因为多元价值取向,普遍被认为形象模糊,很难统一精确地总结出某种创作特点,但许多被认定是后现代主...

  • 先锋小说代表作——苏童的《妻妾成群》

    先锋小说苏童的《妻妾成群》是怎么回事呢?先锋小说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但是先锋小说苏童的《妻妾成群》是怎么回事呢,下面...

  • 武侠是治愈生活的良方

    很多人说,武侠小说是不入流的文学。 仿佛一个草莽大汉误入大雅之堂,身边都是后现代解构、先锋潮流、唯美主义,那些大漠...

  • 原来,人绝望起来,可以这样低

    原来,人绝望起来,可以这样低 ——重读小说《姨妈的后现代生活》 浅唱 ■ 小说《姨妈的后现代生活》,我若干年前就读...

  • 文艺作品的现实与虚幻:《守望先锋》(三)

    ——怎样举盾? 别误会,这不是教你玩大锤的时候应该怎样边走边跳边前压给队友制造输出空间的《守望先锋》游戏教程——要...

  • 10分钟读懂后现代小说

    - 1 - 读不懂的后现代小说 相信很多童鞋读后现代小说都特别头疼,第一反应就是:乱!小编过去也是各种读不懂,看知...

  • 电影《活着》赏析

    ---关于中国小说影视中的悲剧 先锋小说作家余华在90年代推出了长篇小说《活着》,这是一部以先锋精神与中国沉...

  • Day 11

    村上春树小说的后现代性 城市文明中虚无感、疏离感和孤独感无处不在。叔本华对后现代的态度是悲观的钟摆论:生命是一团欲...

  • 备考缺

    于坚是继北岛之后现代汉语最重要和卓越的诗人。北岛是先行者,于坚是集大成。早年,于坚以先锋姿态示人,其写作实践影响了...

  • 诗人酒馆 | 白贝壳:露天的内衣秀和生锈的牛仔裤

    琉璃编语:看得出老朋友这些年潜心的学习,思考和变化,像个匠人那样,这组诗风格变化很大,先锋,生态,散文,后现代……...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身处后现代的先锋是怎样“玩”小说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dire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