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文学文娱每周1000字每周500字
醒悟:身为创五律,是音乐鼻祖的这个臣子三句话使国君恍然大悟

醒悟:身为创五律,是音乐鼻祖的这个臣子三句话使国君恍然大悟

作者: 文鉴小刀 | 来源:发表于2017-10-27 18:53 被阅读10次

齐景公,春秋时期齐国君主,姜姓,吕氏,名杵臼,齐灵公之子,齐庄公之弟。齐景公在位58年,国内治安相对稳定,然因无有嫡子,身后诸子展开了激烈的王位之争。出使“狗国”的晏婴(晏子使楚)就是他手底下的能臣。

有一次这个齐景公到晋国,与晋国的国君晋平公饮酒侃大山,跟随一起作陪的还有乐师师旷。这个师旷是晋平公的大夫,并且目有残疾,是个盲人,所以自称盲臣、瞑臣。他亦称晋野,博学多才,尤精音乐,善弹琴。以“师旷之聪”闻名于后世。在后世的传说中,他被演化成音乐之神、顺风耳的原型、及瞎子算命的祖师等。

齐景公酒过三巡之后,便起了好学的心思,于是便请求师旷指教问题。

齐景公疑问道:“素闻太师博学,不知要教诲寡人一些什么呢?”

师旷一丝不苟的说道:“君主必须施恩于民”。

齐景公面对这似是而非的回答,心有不甘和疑问。

由于心有不甘,齐景公在会馆舍的途中,又向师旷请教如何治理国家。

齐景公不甘道:“太师博学,请教您,您教诲寡人一些什么呢?”

师旷继续一丝不苟的说道:“君主必须施恩于民”。

齐景公似乎悟出了点儿什么,于是继续追问道,而师旷依然面带微笑的重复了一遍。就这样,君三问,臣三答。

齐景公回到住处,冥思苦想,酒还未醒,恍然大悟。

原来,齐景公有两个弟弟,一个名尾,一个名夏,这两个弟弟都很富有,经常舍身于民,都很得齐国民众的民心,实力甚至可以跟皇室抗衡,时刻威胁这个“正牌国君”齐景公的统治和地位。

齐国公经过师旷的“三答”之后,豁然开朗,明白其中所含的真意。

‘师旷他一再劝我施恩于民,目的是要我自己同两个弟弟争夺民心!寡人明白了!’。

于是,齐景公第二天就火速返回齐国,打开粮仓,把粮食分给饥饿的贫民;打开府库,拿出一部分钱财分给无依无靠的老人和孩子;把还没有宠幸的妃子和宫女放出宫去;对70岁以上的老人,国家按时供应衣服粮食。

果然,不就之后,民心重新聚合,最终,民心归顺,百姓依附。他的两个弟弟无法相抗,之后只能逃亡他国。

END(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小刀我则尽快删除,关注小刀,每天一篇逗趣历史 ヽ(•̀ω•́ )ゝ)

相关文章

  • 醒悟:身为创五律,是音乐鼻祖的这个臣子三句话使国君恍然大悟

    齐景公,春秋时期齐国君主,姜姓,吕氏,名杵臼,齐灵公之子,齐庄公之弟。齐景公在位58年,国内治安相对稳定,然因无有...

  • 《观听之势》

    韩非这里所谓的“观听之势”,指的是国君观察臣子们言行,以及国君听取臣子们意见的一般情况。 关于国君“观听之势”的具...

  • 《观听之势》

    韩非这里所谓的“观听之势”,指的是国君观察臣子们言行,以及国君听取臣子们意见的一般情况。 关于国君“观听之势”的具...

  • 古代圣贤孔子等人语录大全(含译文)

    ·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出处】《史记·孔子世家》 【译文】国君要像国君的样子,臣子要像臣子的样子,父亲要像...

  •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齐景公向孔子询问政治。孔子回答说:“国君要像国君,臣子要像臣子,父亲要像父亲,儿子要像儿子。”景公说:“好...

  • 《论语》诵四十五(八佾19、20)

    内容:“八佾”篇第19、20章 【翻译】 鲁定公问:“国君役使臣子,臣子服侍君主,各应该怎么做?”孔子答道:“君主...

  • 《恭俭听上》

    此处“恭俭听上”的意思是,恭敬虔诚地听从、服从君主;或者也可以说成国君至上,臣子们要无条件地服从国君的意志。这其实...

  • 《恭俭听上》

    此处“恭俭听上”的意思是,恭敬虔诚地听从、服从君主;或者也可以说成国君至上,臣子们要无条件地服从国君的意志。这其实...

  • 鲁恒公遇害考 ‖ 文人不懂格斗术引发的误解(上)

    春秋是乱世,国君非正常死亡反而正常。剧情通常是这样的,一个有想法的臣子(大都是国君的兄弟或其他亲戚)发动政变,用剑...

  • 《明臣所言与不明臣所言》

    这是韩非的观点:所谓“明臣所言”,指的是国君能够洞察臣子的言论而知人善任;而所谓的“不明臣所言”,则指的是国君不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醒悟:身为创五律,是音乐鼻祖的这个臣子三句话使国君恍然大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eedp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