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听了几个讲座,内容都是关于英语学习方面的。给大家分享几点学习方法。我们从小学就开始学习英语,直到大学,学习了10多年,但是却没有很大的进步,在这么长的时间跨度下,依旧还是不会说英语。
《异类》中说:“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一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
今天我们来说说时间,1万小时,怎么到自己身上就不管用了。我们遵循着规律,不断练习。努力要讲究方法,找到底层逻辑,放大你的努力,实现跳跃式成长,进步。首先,必须要去除 一些以往错误的认识,这个一万小时,包括时间的广度和深度,广度都已经达到了,那就是深度的问题了。
1. 注重有效时间的积累,有效输入
什么是有效时间呢?比如一堂课,老师讲解20mins, 这个时间并不是你的学习,必须要自己练习,假如你练习了10min ,那这10min 就是你的有效学习时间。从目前来看,大多数课程都是以老师讲为主,学生练习的较少,在被动输入。
最近在上一个新闻听力课程,这一季的练习时间增加了。老师会要求我们在课堂上进行练习,他也会给同学们点评。只是时间紧张,无法全面。对于我们来说,课后练习时间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一个两小时的课,练习时间可能是双倍,才能达到效果。
快速的的成长方法来自于实践,最好的学习方法也来自实战。只有有效地练习,不断暴露问题,突破以往。
2. 学习顺序反了,目前模糊
虽然现在推崇素质教育,目前,我们还是处于应试教育下,学会如何考试考高分,毕竟这也是选拔人才的一种方式。英语的听说读写,要先从哪里开始呢?
这里先说两个概念,马占凯老师说:“要区分第一目标和第二目标”第一目标是听说,听说能力的学习,涉及到语音网,我们10万年前就有了。第二目标是读写,包括阅读能力等,属于符号网,是100年前进化来的。
由此可见,语音网早于符号网。从语言的发展来看,口语也要比书面语更早出现。Spoken language is earlier than written language.

在学校里,学习的都是的第二目标,把目标放错了位置,时间投到了第二目标,怎么能学会第一目标呢?
前几天一位小伙伴也在问怎么学习英语,她的时间也主要是放在读写上,我们每次下来课都要完成作业,老师会把知识清单写出来,里面的内容都是上课学过的。学生要做到脱口而出,对照中文说出句子,不看原文。她说:“我一直都是直接看着本子读出来的,而且以前也很少练习听说。”
3. 选材
第一目标内容只要是以英文小视频为主,不需要老师教练,可以自己完成。第二部分就要老师讲解,比如单词怎么构成,这个语法点怎么用,这是个什么样的句型等,需要后天练习。
4. 有了正确的认知,要如何学习呢?
这个时候的重复就比原来无目的的重复更高效,都是学习语言最好的方法就是暴露在其中,语言具有文化传递性。
一个出生在美国的孩子就是会比一个出生在中国的孩子更容易习得英语。对于我们来说,也是同样的,那就是暴露在语言环境下,可以找一些自己喜欢的小视频,不需要太长,之前也有讲过这个方法,视频学习比音频,书籍要高效一些。

不断去重复听这个段子,直到听懂。在这样的环境下,只要你把时间放在正确的地方,可以自己学习听说。
同样可以进行影子跟读,分享这个方法给大家,这是以前上课的笔记。

不是你上了多少课,而是你练习了多长时间。我反思了一下自己以前的学习方法,很多认知上的错误,看着什么课都想要学习,报名学习了,取得的效果不大,都是在被动输入,没有什么思考,而且把时间放在第二目标上。
真的是为了学习而在学习,比如我今天要记住多少单词,背诵几句话。而现在,主要是以用为主线,不刻意去学习。走在大街上,看到一个什么牌子,看新闻看到以前学习的什么词语,我都会立刻发到群里,大家一起来复习。
先听说,再读写,等听说有了一定的基础,两者互相结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