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柠檬吃完早饭,一边锻炼腿部肌肉,一边随便翻看“头条”。点开了肖晓就“外卖小哥惹毛我,我要不要投诉”的情节,以“不投诉“的观点进行辩论的一段。
“外卖员迟到了一个小时才送来。我们在苦苦等了一小时后,第一反应是先吃饭啊。大家都有经验,等我们吃饱了,是不是就困了呀。等一觉醒来,身心都得到满足,我们还会想着要投诉他吗?……题目说的很清楚,快递小哥惹毛我,不是快递小哥做错事,……现在各种专车和外卖服务都有一个五星好评的功能,你能保证每次在圆满的完成对你的服务之后,都有给人家五星好评,为别人点赞吗?我们什么时候变成不喜欢为别人点赞加油的人了……”
柠檬微愣,她好像几乎没有专门进去点过赞。不点赞评论完全不影响生活,所以多数时间都是忘记的。不仅是各种外卖、淘宝如此,朋友圈也是如此。很
多时候,柠檬觉得那些经常活跃在朋友圈里的,给别人点赞评论的人,就是闲。仔细想想,她也没忙啊。或许,是自己对周围人关心不够?于是柠檬打开微信朋友圈,把今天已经阅过的内容又重新仔细看一遍。
表哥晒了张律师资格证的照片。那应该是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看书学习才考下来的吧,补个赞。
表姐发了一张去滑雪的照片。想想这一年,姐夫不在家,她一个人带两个娃,不但要照顾生活,兼顾学习,自己还抽空上班。一定辛苦坏了,难得有这样的轻松一刻,补个赞。
有个不太熟悉的朋友晒了去聋儿康复中心,志愿者们和孩子们在一起做手工的照片。其实,头次就已经看到了,但柠檬根本没有点开仔细看。
柠檬在学校的时候也参加过青年志愿者协会。她们那个协会,非常朴实,没有大肆的宣传和各种志愿服务的全面涉猎。它只是跟一家聋儿康复中心签了常年协议,保证每天下午都有学生过去协助那里的老师照看聋儿。志愿者们被分成小组,每组固定时间去,两周去一次,保证每天都有人去。
柠檬做了一学期,她也没能跟哪个孩子达到真正的交流,更别提一起做游戏了。甚至是康复中心的老师,都不一定能让孩子从们心底里真心依赖。那些孩子多数因为听觉的问题,导致说话障碍。他们无法听懂别人说话,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也表达不出来,多数时候表现出来的状态就是不听话,难管理。好在年纪小,对世界不了解,接触人不多,没有自卑情绪,只是很淘气而已。可能因为耳朵的问题,交流障碍,他们一般也不太搭理其他人。
柠檬每次去都会默默的在他们身后站着,看谁有需要,就赶紧递过去一张纸,一把剪刀。帮老师摆摆桌子,维持秩序,把调皮捣蛋的小朋友们抓回她的座位上,看老师给她们进度非常慢的上课。
其实她希望能为他们做更多的事,但事实证明,他们能够给予的帮助真的太少。他们需要的温暖,柠檬他们根本给予不了。
但即便如此,柠檬也喜欢站在他们身后,看着他们上课,看着他们调皮捣蛋。场面时常失控,孩子们也不太理睬志愿者,但柠檬内心很踏实,很静。
就因为有这样的经历,柠檬特别不喜欢,甚至有些讨厌一堆人去参加志愿活动,拿着水果和文具,然后和小朋友其乐融融的拍个照,感觉真的把温暖和爱心送给人家了,至少这样的爱心行为把自己暖到了。
柠檬因为有这样的情绪,都不曾点开这一组照片。她滑屏的手顿了一下,点开了这组照片。照片里的孩子跟柠檬接触的不一样大,柠檬接触的都不到六岁,照片里的显然大很多,有些已然有14、15岁了。一张照片是孩子认真的听志愿者给他们示范如何给铃铛染色,另几张照片是孩子们和志愿者们一起制作铃铛,把新年愿望放进彩色的铃铛里的场景。孩子们专注的神情,偶有的一张,有个孩子浅浅的笑了。那笑容,那专注融化了柠檬的偏见。柠檬甚至想,要是当年我们也能给那些孩子一起做一些有创意、他们感兴趣的事就好了。想着想着,柠檬笑了,在文末给朋友点了一个大大的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