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教育的学问

教育的学问

作者: 梦里_3012 | 来源:发表于2019-04-06 06:48 被阅读0次

教育要因材施教。

孔子最早提出因材施教。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这段话的意思是:有一次,孔子讲完课,回到自己的书房,学生公西华给他端上一杯水。这时,子路匆匆走进来,大声向老师讨教:“先生,如果我听到一种正确的主张,可以立刻去做么?”孔子看了子路一眼,慢条斯理地说:“总要问一下父亲和兄长吧,怎么能听到就去做呢?”子路刚出去,另一个学生冉有悄悄走到孔子面前,恭敬地问:“先生,我要是听到正确的主张应该立刻去做么?”孔子马上回答:“对,应该立刻实行。”冉有走后,公西华奇怪地问:“先生,一样的问题你的回答怎么相反呢?”孔子笑了笑说:“冉有性格谦逊,办事犹豫不决,所以我鼓励他临事果断。但子路逞强好胜,办事不周全,所以我就劝他遇事多听取别人意见,三思而行。”

苏霍姆林斯基说:“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引导。”

陶行知说:“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

教育要会提出问题和有想象力。学问,学问,就要边学边问。想象力就是是创造力。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 ·公冶长》中: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爱因斯坦还说:“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像力是科学研究的实在因素。”

当然,教育还要带着一颗爱心,一颗诚敬心。

陶行知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

陶行知还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教育是门科学,也是门艺术,里面有大学问,品味大家名言,能汲取营养,滋养自身。

相关文章

  • 教育的学问

    教育要因材施教。 孔子最早提出因材施教。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

  • 教育是学问

    自从有了孩子,自己就有了教育孩子的责任,第一次为人母,真的有点笨手笨脚,但却总是很顺利,感谢万能的宇宙! 一切都是...

  • 教育有太多的学问

    15岁女生勒死母亲,一年10万学费, 却成女儿心头恨 青岛一居民小区,15岁学霸女孩,亲手杀死自己的母亲。据说妈妈...

  • 涵养

    中国旧有教育,标举涵养二字,注重德性之熏陶,与现代所谓教育,趋重学分不同。有学分,未必有学问,有学问,未必有涵养。...

  • 语文阅读教育的四重境界

    语文阅读教育的四重境界 写作有写作的境界,做学问有做学问的境界,语文阅读教育也有其独特的境界。 然而现实中,人们研...

  • 2018-05-13

    教育就教育想象力和思考能力,给就给学问,不要给钱,

  • 第444篇 教育的敏感性和机智无比重要

    “教育是一种与人处相处的学问,一种成年人与孩子相处的学问,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的智慧和敏感性比教育的技术性更加...

  • 摘抄|《教育的情调》

    01教育是一种与人相处的学问,一种成年人与孩子相处的学问,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的智慧和敏感性比教育的技术性更加...

  • 《新修身教授法》读书笔记

    国人教育重道德学问,窃以为道德更重要。可惜当今学校系统以学问为主,道德规范不在教授之列。可能觉得家庭教育和学生守则...

  • 华德福园艺教学本土化实践分享

    人类的社会问题源自教育问题,教育问题源自医学问题,医学问题源自农业问题。人类社会的生活源泉以人与农业的关系为根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教育的学问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fvliqtx.html